共检索到1241条,权限内显示50条;
[前沿资讯 ] 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暨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在京开幕 进入全文
农业农村部
6月21日,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暨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在北京开幕。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强调,发展产业是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要推动帮扶产业全链条升级,强化品牌培育和联农带农机制,确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前沿资讯 ] 中央第四指导组和农业农村部联合调研组赴贵州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 进入全文
农业农村部
6月17日—18日,中央第四指导组与农业农村部联合调研组赴贵州黔南州,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展调研。调研组深入企业、社区和农户,了解产业带动、就业帮扶、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情况,强调要以产业发展促增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调研期间,指导组还暗访了贵定县相关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意见,强调要压实责任、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前沿资讯 ] 韩俊在四川调研时强调 切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进入全文
农业农村部
6月17日至19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在四川凉山州昭觉县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蹲点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做好过渡期最后一年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调研期间,韩俊走访脱贫户、调研易地搬迁安置区和现代农业园区,详细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和帮扶政策落实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意见。他要求重点抓好产业就业帮扶、健全防返贫监测机制、完善常态化帮扶政策等工作,确保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学术文献 ] 城乡融合视角下乡村振兴投入机制研究 进入全文
知网
县域是城乡融合视角下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的主战场。以“县域”为载体加大资本投入、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发挥双轮协同驱动优势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现阶段我国乡村振兴投入模式在人、地、钱三要素、乡村产业振兴以及利益分配格局等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针对乡村振兴投入模式面临的三重挑战,立足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要求,提出“要素激活—产业振兴—利益共享”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并且从三方面提出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的重要举措。一是要促进城乡资本要素双向流动,优化乡村人、地、钱三要素配置;二是要打造乡村优势产业,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三是要以县域为载体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格局,优化乡村利益分配。
[前沿资讯 ] 韩俊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部级专班调研时强调 扎实有力推进专项整治 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 进入全文
农业农村部
6月16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调研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问题排查整改,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韩俊指出,专项整治已解决一批问题并完善制度,但仍面临存量和增量问题监管压力,要求坚持"查、改、治"全覆盖,健全长效机制,强化质量监督体系,切实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学术文献 ] 新一轮乡村振兴规划的新内涵、新要求和重点任务 进入全文
知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第一轮乡村振兴规划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乡村振兴迈上了法治化、体制化、制度化轨道,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建设,农业农村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2025年初,新一轮乡村振兴规划发布,“全面振兴”成为主题主线,即加快推进东中西部全地域振兴、农牧渔民全成员振兴和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方位振兴,乡村振兴实施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极大提升。随着国内外发展形势变化,新一轮乡村振兴规划实施面临着城乡居民消费升级要求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质量,建设农业强国要求加快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农村人口分布过疏化和年龄老龄化要求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和治理水平,碳达峰、碳中和积极稳妥推进要求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扎实推进要求加快缩小收入差距,经济全球化和地缘政治格局深度调整要求统筹好农业开放发展与乡村产业安全等新形势新要求。锚定新一轮乡村振兴规划实施目标,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把握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供给,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提升乡村建设和治理水平,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等重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