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ial

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列表

共检索到1668条,权限内显示50条;

[学术文献 ] 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研究——以甘肃为例 进入全文

中国知网

运用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作为分析工具,系统研究了2013—2022年间甘肃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两大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及协同发展的整体态势。研究结果表明:2013—2022年间甘肃乡村产业振兴与农业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为0.24~0.93,协调程度从刚开始的中度失调变为最后的优质协调,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综合发展指数均呈增长态势;但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目前落后于农业科技创新,表明农业科技创新对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作用不足,可能存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在乡村产业振兴建设中不能充分落地的问题,需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系列提升甘肃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政策发展建议。

[学术文献 ] 发展功能农业科技“创新链”,助推农业新质生产力 进入全文

中国知网

功能农业(functional agriculture)是赵其国院士在2008年提出的农业发展新方向,是指农产品的营养化、功能化的农业实践.功能农业在技术路径上,与国际上此前提出的生物营养强化技术(biofortification)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在目标上,与WHO提出的营养导向型农业(nutrition sensitive agriculture)相符合.

[学术文献 ] 科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探析 进入全文

中国知网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同时也是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通过激发农业发展潜能、优化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农业科技人才等方式,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的生活水平,进而推动乡村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然而,目前农业科技创新领域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在深入探讨科技创新如何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的基础上,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这些路径包括强化产业科技基础支撑、重视专业农科人才的培育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学术文献 ] 科技金融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研究 进入全文

中国知网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与世界农业强国相比仍存在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迫在眉睫。科技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意义重大,其不仅能缓解农业科技企业融资难题,还能推动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论文首先阐述科技金融内涵及我国发展现状,明确新时期创新友好的发展目标;然后深入剖析科技金融促进农业“双创新”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包括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支撑农业技术革命性突破、推动农业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最后提出从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建设国家级新型研发机构、支持中小微科技企业发展、培养科技企业家四个方面发力,构建科技金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学术文献 ] 中国境外高水平科技人才回流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进入全文

中国知网

基于2009—2020年1 248名有过境外留学或工作经历且随后回国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履历信息,分别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嵌套Logit模型分析了中国境外高水平科技人才回流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境外人才流出城市网络以中国香港、美国剑桥为核心城市,流入城市网络以北京、上海为核心城市,且回流城市分布区域差异显著;2)剑桥(美)是北京、上海境外人才回流的主要来源地,回流至南京的境外人才的主要来源城市是新加坡,而中国香港是广州、武汉境外人才回流的主要来源地。3)个体微观因素上,学缘联系与人才引进计划等级均显著影响人才回流的城市选择。宏观因素上,中国城市的高薪资待遇、较高的科技投入强度和顶尖科研平台的高度集聚是吸引境外高水平科技人才回流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教育服务设施舒适性和气温舒适性因素也显著影响境外人才回流的城市选择;4)城市宏观因素对人才回流区位选择的影响存在个体异质性,男性、流动经验丰富、境外居留时间长、重视学缘社会联系、获得高等级人才引进计划支持以及于较晚回流的境外人才在回流选择时,更为重视城市较高的薪资水平和顶尖科研平台的建设水平。

[学术文献 ] 面向国家科技人才安全服务的情报态势感知研究 进入全文

中国知网

[目的/意义]随着全球化和科技竞争的加剧,利用大数据技术掌握科技人才的动态信息,精准判别与预测人才安全风险,保障国家科技人才安全已成为科技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法/过程]文章从“状态—能力”维度阐述国家科技人才安全的概念特征,研究其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风险类型及情报工作服务内容,并基于SA-ISRM理论框架,提出了服务国家科技人才安全的全源信息情报态势感知系统框架。[结果/结论]该系统框架包括态势感知、态势理解和态势预测三部分,将多源信息处理分析技术融入人才安全情报工作流程中,实现对科技人才安全风险的感知、预测与反应,为保障国家科技安全提供坚实基础。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

热门相关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