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1668条,权限内显示50条;
[学术文献 ] 新时代十年:我国高校科技研究的热点分析与前沿演变 进入全文
中国知网
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科技创新策源地,科学、系统地把握我国高校科技研究现状及其演变情况,既是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国家制定高校科技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基于2013—2022年被中国知网收录的我国学者有关高校科技的1205篇CSSCI论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归纳总结发现,近十年我国高校科技研究热度整体呈现倒U型,研究热点集中在高校主体、科技创新、科技成果、成果转化和科研管理五个领域。研究前沿包括高等教育、知识产权和高校智库三个方面,并由全面化研究向细分专业领域的纵深研究演变。
[学术文献 ] 聚焦产业科技创新支撑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 进入全文
中国知网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明晰发展定位,持续提升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是摆在省级农业科研院所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系统梳理了支撑区域农业发展的成效、创新做法等,剖析了现阶段省级农业科研院所面临的主要困难,进一步提出推动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政策建议。
[学术文献 ] 深化科技重点领域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进入全文
中国知网
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让更多优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创新活力。围绕破解激励方法不够丰富、力度相对不足等问题,要加大改革力度,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谋划部署和推动一系列重大改革,加快推进科技强国建设。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指示精神,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围绕各类创新主体最关心、最紧迫的问题改革攻坚,以关键点的突破引领改革向纵深推进,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努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学术文献 ] 新中国科技现代化之路探析 进入全文
中国知网
新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发展是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章阐明了科技现代化概念,通过对新中国科技现代化重大进展和重大事件的梳理,将新中国科技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历程分为5个阶段:新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奠基和成长(1949—1976年);改革开放时代的转型(1977—1994年);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调整与改革(1995—2005年);科技现代化的体系建设(2006—2020年);面向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科技现代化发展(2021年以来)。最后,文章对75年来新中国科技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做了总结。
[学术文献 ] 北京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 进入全文
中国知网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理论体系、解决当前农业科技创新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供思路。【方法】以北京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2022年农业科技投入产出相关数据,从效率角度出发,运用DEA模型对北京农业科技进步效率水平进行测算。【结果】结果表明:北京农业科技创新效率整体较高,农业科技创新产出较为稳定,但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呈下降趋势,在近10年中有两年处于技术效率非有效状态。【结论】应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学术文献 ] 关于中国农业现代化战略的思考 进入全文
中国知网
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国农业现代化战略的背景、意义、核心内容与目标,以及实施路径、挑战与对策,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通过对比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历程,揭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对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作用。详细阐述了农业现代化战略的核心内容,包括农业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农业,并设定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效益、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实现农村全面小康与农业现代化同步的战略目标。在实施路径方面,提出了深化农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等措施。同时,针对资源环境约束、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等挑战,提出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对策建议。展望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向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并助力全球农业发展与合作的未来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