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51条,权限内显示50条;
[行业报告 ] 黄曲霉毒素Ml > 进入全文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奶牛采食被黄曲霉毒素Bl污染的饲料后,黄曲霉毒素Bl在奶牛体内代谢,通过羟基化作用转化成黄曲霉毒素Ml,部分被转运到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l的危害主要表现为致癌性和致突变性,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因此,世界各国都把监测和防控黄曲霉毒素Ml作为保障奶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任务。 黄曲霉毒素来自环境中霉菌的天然污染,无论哪个国家,都不能做到生鲜乳或者奶制品中绝对不含有黄曲霉毒素。因此,国际上控制黄曲霉毒素危害的主要措施是根据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暴露评估研究结果,科学制定安全限量标准,只要黄曲霉毒素不超过限量标准,就是安全的,不影响人体健康。目前国际上有两大类限量标准,一是以欧盟为代表的限量标准0.05 Μg/kg,二足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和美国、中国等国家为代表的限量标准0.5 Μg/kg、2000年联合国食品添加剂及污染物法典委员会( CCFAC)对黄曲霉毒素Ml进行暴露评估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这两种限量标准对健康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FAO,2004)。这两种限量标准并存数十年,主要是不同国家及国际组织之问经济贸易的考量。 奶业创新闭队对我国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l进行系统风险评估研究发现,粗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l的污染是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含量高低的关键控制点,建立了通过控制含水量防止粗饲料霉变的技术,制定了《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l控制技术规程》,从饲料收购、贮存、监测、使用到奶畜饲养提出了明确的技术控制关键点,在奶牛生产中示范应用,有效降低了我国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l的污染风险、 奶业创新团队关于我同牛奶巾黄曲霉毒素Ml风险评估研究结果已经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Han等,201 3),并与不同国家进行了比较。
[行业报告 ] “违禁添加物”的评估情况 > 进入全文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自2008年起,原卫生部连续公布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其中与生鲜乳或奶制品有关的包括三聚氰胺、硫氰酸钠、革皮水解物、β-内酰胺酶、工业用碱等非食用物质。 奶业创新团队及其全国协同创新团队,对三聚氰胺、硫氰酸钠、革皮水解物、β-内酰胺嗨、工业用碱等非食用物质进行了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风险分析确证,连续三年没有发现生鲜乳中存在人为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情况。农业部从2009年开始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和专项整治,监测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奶站和运输车,覆盖国家公布的所有违禁添加物,截至2014年,累计抽检生鲜乳样品12.4万批次,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检测全部合格(新华社新华网,2015)。这表明监管工作取得巨大成效,通过每年对每个省所有奶站生鲜乳中的三聚氰胺全覆盖监测,已经完全遏制了三聚氰胺的违法添加现象。风险评估结果再次证明,通过加强监管和普及食品安全教育,我国生鲜乳中人为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现象得到根本控制,整体情况实现质的转变。
[行业报告 ] 国产牛奶与国内其他食品比较 > 进入全文
国家奶品质量检测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合格食品166 769批次,不合格食品5 541批次,合格率96.8%,不合格率3.2%。奶制品中合格产品9 306批次,不合格产品44批次,合格率99.5%,不合格率0.5%。可以看出,奶制品不合格比例远低于整个食品的不合格比例,是名副其实的安全食品。
[行业报告 ] 奶牛养殖方式加快向规模化发展 > 进入全文
国家乳品质量检测中心
奶牛养殖方式加快向规模化发展。2014年,存栏100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5.2%,比2008年增长25.7个百分点,2015年规模养殖进程进一步加快,规模比重有望达到50%(图2)。规模牛场和小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
[行业报告 ] 我国奶制品与国际奶产品的安全比较 > 进入全文
国家乳品质量检测中心
国际奶产品安全情况如何呢?欧盟官方的食品与饲料快速预警系统( RASFF) 2013年年度报告中,食品不合格通报3 137起,其中奶产品相关43起,占1.4%; 2014年年度报告中,食品不合格通报3 097起,其中奶产品相关66起,占2.1%。201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报告显示,我国不合格食品5 541批次,其中不合格奶产品44批次,不合格奶产品44批次,不合格奶产品仅占不合格食品的0.8%(表2)。可见,即使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当前我国奶产品安全整体上也已经达到很高水平。
[行业报告 ] 奶牛养殖数量和生鲜乳产量总体平稳 > 进入全文
国家乳品质量检测中心
2008年至2015年,奶牛存栏量年均递增率为2.1%,生鲜牛乳产量年均递增率为0.8%。2015年奶牛存栏量约为1 430万头(预计数),比2014年存栏量降低了2.1%。2015年生鲜牛乳产量为3 755万吨,比2014年产量增加了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