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51条,权限内显示50条;
[行业报告 ] 研究:抗氧化剂和益生菌有助于解决断奶仔猪的应激 进入全文
国际畜牧网
在6月份举行的第24届国际猪兽医学会(International Pig Veterinary Society, IPVS)大会上,拉曼动物营养公司分享了猪营养和福利方面的3项研究成果。这些研究针对的是猪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强调了仔猪中在重要的应激期间(比如断奶、疫苗接种和热应激)进行营养管理以及育肥猪的液态饲料卫生和液态饲料发酵情况的重要性。益生菌酵母和基因表达断奶是猪只生产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一项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联合开展的研究通过使用转录组学的方法来更好地理解仔猪对断奶应激的反应和布拉迪酒酵母CNCM I-1079对仔猪肠道基因表达产生的影响。通过这种强大的基因方法所得的结果表明,仔猪在断奶期间会面临非常严重的应激。超过1000个肠道基因的表达受到了影响,尤其是和炎症应答以及抗病原与宿主组织退化相关的基因。相反地,布拉迪酒酵母CNCM I-1079可以降低断奶的消极影响,表明其对肠道的屏障功能和免疫调节具有保护作用。这些结果对了解益生菌的作用方式提供了见地,表明益生菌可以通过促进调节性免疫应答来缓解断奶应激所产生的后果,还可以保证肠道屏障功能的完整性。氧化应激模型另外一个有关断奶的研究对断奶仔猪氧化应激模型的建立和有效性验证进行了描述,对额外增补维生素E、有机硒和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瓜瓤浓缩物的益处进行了评估。这项涉及360头断奶仔猪的研究是与法国养猪研究所(IFIP)联合完成的。研究表明,热应激和双接种这两个应激诱发因素和不同的氧化应激与炎症状态的生物标志有关联。同时,两种应激源都与动物性能(平均日增重)的降低有关。在这种应激模型中增补抗氧化剂对动物抗氧化状态和性能恢复提供了帮助。研究进一步确认了在诸如断奶的应激期间合理的抗氧化策略带来的益处。液态饲料质量的实地调查最后,拉曼动物营养公司做了一次实地调查,目的是描述育肥猪常用的液态饲料的发酵情况和不同的饲料成分对发酵的影响。调查分析了来自65个猪场的77个液态饲料的样本。调查结果表明,液态日粮的成分会影响饲料的质量。比如,使用乳清会使得PH值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可以通过使用乳酸小球菌MA 18/5M来控制发酵的过程,进而保证饲料的卫生。
[行业报告 ] 通过TMR和粪样检测评估日粮营养成分表现消化率 进入全文
CVAS饲料分析
CVAS 饲料分析中国服务中心通过快速检测TMR和粪便的配对样品,为牧场提供主要营养物质,特别是淀粉的表观消化率评估服务,为合理利用饲草饲料原料、精准配制日粮、改善瘤胃环境和健康、以及合理降本增效,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
[行业报告 ] 牛奶热加工副产物因子一糠氨酸 > 进入全文
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
据国内外文献报道,生鲜乳中糠氨酸( Fμrosine)含量微乎其微,约为2~5 mg/100 g蛋白质,且含量不受奶牛品种和饲养环境变化影响,但是经过热加工后奶制品里糠氨酸含量增幅很大。其原因是由于乳蛋白质的氨基在热处理条件下, 与乳糖的羰基发生了化学反应(美拉德反应),生成糠氨酸。因此,糠氨酸是牛奶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副产物,热加工程度越强,糠氨酸含量越高(Van Renterghem等,1996)。 在国际上,把糠氨酸含量作为反映牛奶热加工程度的一个敏感指标。糠氨酸含量过高,表明牛奶中乳球蛋白等生物活性物质损失严重,消费者喝到的就 不是优质牛奶。
[行业报告 ] CVAS饲料分析:2016中国玉米青贮质量统计报告 进入全文
CVAS饲料分析
玉米青贮是大部分奶牛场的当家饲料,构成奶牛日粮营养的基础。奶牛精准营养应从改善粗饲料品质与应用抓起,而要抓好粗饲料品质则首先应从抓好玉米青贮质量开始。近年来,随着中国奶牛场规模化程度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迅速提高,牛场对玉米青贮生产加工的全程管理以及品质的保障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促成了全国玉米青贮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但目前中国玉米青贮的整体质量水平如何,如何客观评价玉米青贮的品质,评价玉米青贮品质应遵循什么样的标准,牧场应重点检测和评估哪些关键的营养指标等,在实践上还普遍存在认识不足,标准不明确不实用,检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都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亟待尽快解决和改善。 北京丰尊百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坎伯兰谷饲料分析实验室(Cumberland Valley Analytical Services, 简称CVAS)达成合作协议,于2015年9月成立了CVAS饲料分析中国服务中心,为中国奶农以及牧草和饲料生产商、供应商提供重点营养/化学指标的快速检测服务。截止2016年8月31日,共检测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个饲草、饲料原料、TMR和粪便等样品,其中包括玉米青贮样品近1100个。通过对过去一年所检测的一千多个玉米青贮样品结果的分析总结,我们归纳整理出了这些样品的近30项营养/化学指标的平均值,并与CVAS所提供的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六万个玉米青贮的检测数据进行比较,同时针对一些关键性指标,结合国内外的标准和实际数据提出部分新的建议标准或范围值,供业界人士参考比照,并在此基础上继续修订完善。
[行业报告 ] 国际奶业竞争日趋激烈,对国内奶业冲击较大 > 进入全文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中新、中澳等多个自贸协定签署后,我国奶业国际关联度越来越高。2014年,全球奶类产量8.02亿吨,比2013年增长3.3%。2015年,全球奶类产量预计8.18亿吨,比2014年增长2.0%。全球奶类产量增加,市场供给充足,支撑生鲜乳价格高位运行的因素被削弱。因此,白2014年以来国际生鲜乳的价格总体持续走低。2014年全球生鲜乳价格平均为43.8美元/100千克(折合人民币2.69元/下克),比2013年下降了11.3%;2015年全球生鲜乳价格平均为29.4美元/100下克(折合人民币1.81元/千克),比2014年下降32.9%。2014年和2015年我国生鲜乳价格平均为4.05元/千克和3.45元/千克,与国际相比,仍然较高。国内外价格有较大差异,拉动了进口量的增加。 在2014年进口的193.39万吨奶制品中,有32.89万吨液态奶(含酸奶)、92.34万吨大包奶粉(包括全脂、脱脂)、12.14万吨婴幼儿配方奶粉、0.92万吨炼乳、6.60万吨奶酪、8.04万吨黄油和40.47万吨乳清粉。
[行业报告 ] 奶制品加工量和消费量持续增长,乳品企业加快整合 进入全文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8年至2015年,奶制品加工量和消费量年均递增率均在6.0%以上,远高于生鲜乳产量年均递增0.8%的速度,主要原因为奶制品进口量增加,为加工业提供了额外的原料。2014年我国进口各类奶制品近193.39万吨,比2013年增长12.8%,折合生鲜乳约1 200万吨,约占国内生鲜乳总量的32%。 2015年奶制品加工量2 761.1万吨(预计数),比2014年2 651.8万吨增长4.1%(图3);奶制品净消费量2 919.6万吨(预计数),比2014年2 829.1万吨增长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