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ial

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列表

共检索到126条,权限内显示50条;

[学术文献 ] 番茄低温响应WRKY转录因子的鉴定和分析 进入全文

植物生理学报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一种典型的冷敏感蔬菜作物, 在生产中极易遭受低温的伤害。WRKY 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其低温响应机制并不清楚。本文着重分 析了番茄WRKY家族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和潜在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 番茄WRKY家族81个成员 中有27个明显受低温诱导。其中SlWRKY2、SlWRKY50等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存在CRT/DRE元件(CBFs结 合位点), 这预示着这些WRKY转录因子可能参与了CBFs介导的低温响应途径。此外, 我们预测并分析了 低温响应WRKY转录因子的互作蛋白, 并以此整合、搭建了蛋白互作网络, 为研究WRKY转录因子在低 温胁迫下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提供重要参考。

[学术文献 ] 利用Elman神经网络的华北棚型日光温室室内环境要素模拟 进入全文

农业工程学报

准确模拟日光温室内环境的变化过程是实现温室环境精准调控的前提。该研究以3个生长季的日光温室室内实时气象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Elman神经网络建模的方法,对日光温室室内1.5 m气温、0.5 m气温和CO2浓度进行逐时模拟,对日光温室室内平均湿度、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进行逐日模拟,建立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日光温室室内环境逐时及逐日模拟模型,利用独立的气象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并基于逐步回归方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日光温室室内环境(1.5m气温、0.5m气温和CO2浓度)逐时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别为2.14℃、1.33℃和55.32μmol/mol,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ormalized Root Mean Square Error,NRMSE)分别为10.01%、5.87%和10.70%,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日光温室室内环境逐时模拟效果和稳定性最优。2)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日光温室室内环境(日均空气湿度、日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逐日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MSE分别为0.59%、0.88℃、2.02℃和0.98℃,NRMSE分别为0.79%、4.44%、7.02%和6.66%,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日光温室室内环境逐日模拟效果和稳定性最优。研究结果可以准确模拟日光温室室内逐时及逐日环境,也可以为环境模型与作物模型相互耦合提供技术支撑。

[学术文献 ] 设施番茄不同叶位补光对植株形态、光合及激素合成的影响 进入全文

园艺学报

在设施弱光环境下对番茄植株采取顶部和植株间两个部位LED补光的方式,研究其对植株形态、光合效率和激素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顶部补光对不同位置叶片光合效率均有促进作用,并导致整体叶面积增大、植株变矮、叶夹角变小以及开花数增多,植株形态变化伴随生长素(IAA)含量降低、细胞分裂素(CK)含量升高以及油菜素内酯(BR)合成基因下调。植株间补光主要促进中部和下部叶片光合效率提高和叶面积增大,显著增加株高,能使上部叶片夹角略有增加,但对开花数没有影响,整体上对激素代谢的影响不如顶部补光。总体而言,顶部补光更有利于形成良好株形,整体上促进番茄光合作用和生长,有更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学术文献 ] 黑龙江省典型日光温室气候生产潜力估算及分析 进入全文

中国农学通报

研究旨在估算黑龙江省典型日光温室气候生产潜力,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以期使有限的气候资源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为设施农业的稳产高产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温室内外的观测数据,建立温室内温度预测模型,模拟1961—2020年温室内温度,对黄秉维光合生产潜力估算模型进行修订,得到日光温室内的光合和光温生产潜力模型,计算1961—2020年不同地区的气候生产潜力并分析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时间段内林甸和友谊的天气类型每月晴天居多,其次为阴天,多云天气相对较少;建立了代表站点典型日光温室平均气温预测模型,均通过信度检验(P≤0.05);黑龙江省日光温室1961—2020年温室生产季节光合生产潜力和光温生产潜力时空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均是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大,且逐年减小,5月最高,12月最低。光合生产潜力最小值出现在2015年,最大值出现在2020年,光温生产潜力最小值出现在1995年,最大值出现在2020年。该研究获得了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典型日光温室1961—2020年的气候生产潜力分布,以期为当地日光温室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学术文献 ] 转光棚膜对番茄叶片光合能力和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 进入全文

园艺学报

以番茄‘金鹏8号’为材料,在普通EV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膜)中添加不同转光剂形成的转光棚膜,覆盖日光温室中比较不同棚膜对番茄植株生长、叶片光合能力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荧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和双光束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EVA膜(对照)、EVA膜加转光剂VTB470的转光膜C-RBI-2和EVA加转光剂VTB450的转光膜C-RBI-3的光学特性和力学特性(厚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直角撕裂强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RBI-2膜将紫外光转为蓝光,发射光谱在470nm,覆盖C-RBI-2膜能够通过提高番茄叶片内Rubisco小亚基基因(RbcS)的表达、提高叶片的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和叶片组织疏松度(SR)、增加栅栏细胞、海绵细胞和叶片的厚度进而提高净光合速率(Pn)。覆盖C-RBI-2膜能够增加根系对全氮(N)、全磷(P)和全钾(K)的吸收,提高番茄产量,增加成熟期果实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1基因(PSY1)、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PDS)和ζ–胡萝卜素脱氢酶基因(ZDS)的表达量,进而增加番茄红素含量;而C-RBI-3膜将紫外光转为蓝光,发射光谱在450 nm,抑制了RbcS和RbcL基因的表达,降低了番茄叶片中Pn和Rubisco活性,降低了番茄红素含量。明确了紫外光转蓝光,发射光谱在470 nm具有提高番茄叶片光合能力和番茄红素含量的作用。由此可知,覆盖C-RBI-2转光膜可有效促进秋冬茬日光温室内番茄叶片光合能力,提高番茄品质。

[学术文献 ] 不同生育期补光对温室甜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进入全文

植物生理学报

本文以甜椒‘奥黛丽’为试材,以自然不补光为对照(CK),通过利用3种不同光质(红蓝2:1:2R1B;红蓝4:1:4R1B;红蓝8:1:8R1B)的LED补光灯补光,研究了不同生育期(苗期、花期和果期)补光对甜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不同生育期的补光光质。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苗期补光, 4R1B处理的茎粗、叶面积、果实糖酸比、VC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 8R1B处理的地上部生物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最低,且4R1B和8R1B处理的单株果实数、单果重和单产显著高于2R1B。花期补光, 3种光质处理的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糖酸比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单果重和单产无显著变化,且2R1B处理的叶面积、鲜重、地上干重、VC、糖酸比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果期补光, 3种光质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 8R1B处理的地上干、鲜重、VC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最低,且4R1B和8R1B处理的单株果实数、单果重、单产和糖酸比显著高于2R1B。采用隶属函数法分别对甜椒不同生育期补光处理的产量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苗期、花期和果期的综合得分排序分别为4R1B>8R1B>2R1B>CK、2R1B>8R1B>4R1B>CK、8R1B>4R1B>2R1B>CK。综上, LED光质对甜椒的影响因生育期不同有所差异,苗期最佳补光光质是4R1B,花期最佳补光光质是2R1B,果期最佳补光光质是8R1B。

热门相关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