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ial

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列表

共检索到126条,权限内显示50条;

[学术文献 ] 日光温室荷载组合方法及应用 进入全文

农业工程学报

荷载组合是日光温室结构设计的前提和依据,为了使工程设计人员科学认识和正确使用荷载组合,需要对日光温室的荷载特点、组合效应进行分析和构建。该研究分析了日光温室荷载的特征,通过分析国家规范体系中对结构设计荷载组合的要求,并以北京地区日光温室为例,分析了12个荷载工况下温室骨架的最大应力比,表明多种可变荷载成为主导荷载的可能性;研究提出了基于精确分析所有可能荷载组合的逻辑、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日光温室全荷载组合自动生成软件;继续以北京地区日光温室为例,分析了该日光温室在1 216种荷载组合下的最大应力比,与当前普遍采用的预估等简化设计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采用部分荷载组合的日光温室简化设计方法没有涵盖算例中所出现的最不利荷载组合方式,存在组合上的漏洞,而采用“全荷载组合”进行结构分析是必要的、科学的,可以作为新国家规范要求下荷载组合取值的具体方法。应用表明,在电算化条件下,运算时间不到1 s,在工程设计中是高效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的前提下,直接应用于日光温室工程设计、专业软件开发、既有软件改造升级之中。 

[学术文献 ] 丛枝菌根真菌和外源褪黑素提高黄瓜抗冷性的生理机制 进入全文

植物生理学报

以‘津优35号’黄瓜(Cucumis sativus)幼苗为试材,利用光照培养箱进行低温(昼12°C/夜5°C)处理,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F)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和外源褪黑素(MT)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量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能明显抑制黄瓜生长,增加相对电导率以及丙二醛(MDA)、脱落酸(ABA)含量,降低生长素(IAA)含量;而接种AMF和/或喷施MT均能促进低温下黄瓜幼苗生长,提高黄瓜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脯氨酸、生长素、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以及丙二醛、脱落酸含量。其中,接种AMF+喷施褪黑素处理提高黄瓜抗冷性效果最佳。结论认为AMF和褪黑素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能力,维持植物激素平衡,从而提高黄瓜幼苗抗冷性。

[学术文献 ] 烯效唑对番茄幼苗嫁接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进入全文

园艺学报

烯效唑(Uniconazole,S3307)作为赤霉素抑制剂,常用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但是否影响嫁接愈合,目前尚不清楚。以番茄‘硬粉8号’为接穗材料,以‘砧爱1号’为砧木材料,于播种后15和21 d分两次叶面喷施0.25 mg·L-1烯效唑,结果发现烯效唑处理抑制了接穗和砧木幼苗生长,至播种后27 d嫁接时,株高分别较去离子水处理的对照降低了20.58%和12.75%;嫁接后12~72 h,烯效唑处理降低了嫁接接合部GA15和GA8含量,促进了GA3、IAA、MEIAA、ICAld、TRP和iP7G积累;增加了接合部上方与下方IAA1相对表达量的差异,上调了接合部上方GA20ox1、IAA1和ARR17的相对表达量,下调了接合部下方GA20ox1和ARR17相对表达量。嫁接后6~168 h,烯效唑处理提高了嫁接接合部TMO6和CyclinB1;2的相对表达量,以及接合部上方WIND1、WOX4和VND7的表达量;使嫁接接合部上方与下方IAA1、ARR17、WIND1、TMO6、WOX4和VND7的表达更早趋于一致,木质部和韧皮部连接提前。另外,烯效唑处理的幼苗嫁接接合部于嫁接后72 h开始连接,嫁接后96~120 h木质部和韧皮部连接基本完成,早于对照24h。表明番茄幼苗嫁接前叶面喷施烯效唑可有效调节嫁接接合部内源激素水平,促进嫁接愈合。 

[学术文献 ] 叶果量调控对番茄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进入全文

园艺学报

通过研究华北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秋冬茬椰糠栽培中不同留叶数和留果数对植株生长、叶片光合特性、果实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获得最佳功能叶片和果实保有量,为改善设施番茄生产轻简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大果型番茄‘粉抗1号’为试验材料,统一留7穗果打顶,从上向下留7、9、11完全展开功能叶和每穗留3果(共21果)和4果(共28果)等共6个处理,对不同冠层叶片光合和呼吸、叶片和果实发育特征、果实品质和产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植株株高和茎粗在打顶后无显著差异。留9叶21果和9叶28果处理中部冠层叶片净光合速率(Pn)、光饱和点(LSP)、CO2饱和点(CSP)、表观量子效率(AQE)和羧化效率(CE)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暗呼吸速率(Rd)较低,底部冠层叶片上述参数及叶片叶绿素含量以留7叶21果和7叶28果处理为优。留9叶28果处理单株果实产量、单栽培槽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果实糖酸比表现稳定且最优。综上,华北地区设施番茄生产中,留7穗打顶,以保留9片功能叶,每果穗上保留4个果实为最佳叶果量调控方式,该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番茄群体结构,利于光合色素合成和积累,有效增强叶片光合作用,从而提高番茄产量并保持良好品质。

[学术文献 ] 集成萌芽期生长和苗期生理指标高通鉴选番茄耐盐品种 进入全文

植物生理学报

确定最优耐盐指标并鉴选耐盐番茄品种对提高盐碱地作物用水效率至关重要,但集成萌芽期生长和苗期生理指标高通鉴选耐盐品种的研究还较少。本文选用10个不同番茄品种,分别在萌芽期和苗期设置了4个盐分水平(0、50、100、150 mmol·L-1盐水灌溉, S1~S4)。测定了萌芽期芽长、根长、鲜重和干重,计算了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苗期气孔导度、叶水势、叶绿素、株高、茎粗、地上鲜重和干重。结果表明,耐盐品种在受到盐分胁迫后,发芽指数和芽长、气孔导度和叶水势变化幅度较小。因此,它们可以分别作为萌芽期和苗期耐盐指标。通过对集成萌芽期生长和苗期生理指标鉴选得出‘京丹8号’是10个番茄品种中最耐盐的品种。总之,本文提出的集成萌芽期和苗期耐盐性评价方法,具有周期短、准确性高的特点,可用于耐盐品种的高通鉴选。 

[学术文献 ] 基于夜间室内外温差计算方法的日光温室气候分类 进入全文

农业工程学报

为了解决日光温室园艺作物越冬栽培茬口合理安排问题,同时减少低温灾害风险,开展温室保温性评价并进行科学分类。该研究选取天津市3种典型日光温室设置室内外小气候观测试验,结合不同温室构型及建筑材料,基于热传导原理形成日光温室夜间室内外温差计算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评价不同类型温室保温能力,进而对天津地区主要日光温室类型进行划分,提出不同类别温室适宜种植蔬菜建议。结果表明:1)温室保温常数能较好地反映日光温室保温性能差异,3种典型日光温室保温常数分别为20.34、15.84、13.21。2)温差计算方法可以较好模拟不同类型日光温室室内气温变化,温差模拟值与实测值决定系数(R~2)在0.70以上,均方根误差RMSE范围为1.97%~3.86%。3)利用1960—2020年气候观测资料按气候保证率80%计算其最低气温、最小湿度及最小风速值,模拟得到当地不同保温能力日光温室的极端最低温度值为3~14℃,按照果蔬生长发育指标需求,提出日光温室分类标准,可分为耐寒叶菜型、叶菜适宜型、果叶混合型、果菜适宜型及喜温果菜型,并在2016—2020年温室改造与评估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该研究可为解决中国日光温室类型多且构型复杂,难以量化评价其保温性能及合理安排种植茬口的难题提供方案参考。

热门相关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