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ial

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列表

共检索到126条,权限内显示50条;

[学术文献 ] 番茄枯萎病菌RT-PCR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进入全文

园艺学报

本研究中根据番茄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lycopersici,FOL)蛋白激酶基因序列,设计1对番茄枯萎病特异性引物209F/361R,构建番茄枯萎病菌的RT-PCR(real-time PCR)检测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定量检测盆栽番茄茎基部病原菌。RT-PCR结果表明该引物只对番茄枯萎病菌有唯一产物吸收峰,对其他供试菌株都未检到荧光信号。利用该引物建立的RT-PCR检测体系线性关系良好,灵敏度为5.76 × 103 copies · μL-1,是普通PCR的10倍。人工接种番茄枯萎病菌定植后7 d即可在茎基部检测到病原菌;田间采集的24个自然发病样本中有16个能够检测到番茄枯萎病菌。本研究中构建基于RT-PCR技术的番茄枯萎病菌快速检测方法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现性好,能够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流行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学术文献 ] 硅营养和嫁接砧木对黄瓜幼苗耐冷性的影响 进入全文

园艺学报

以‘新泰密刺’黄瓜(Cucumis sativus L.)自根幼苗、砧木品种‘黄诚根2号’(Cucurbita moschata Duch)和砧木品种‘云南黑籽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 Bouché)嫁接幼苗为试材,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硅营养和砧木类型对黄瓜幼苗耐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加硅处理的自根黄瓜幼苗冷害指数显著低于不加硅处理;无论是否加硅,嫁接黄瓜的冷害指数均低于自根黄瓜,以‘云南黑籽南瓜’嫁接黄瓜的耐冷性最强;硅营养和嫁接砧木均降低了黄瓜叶片的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了脯氨酸(Pro)含量,提高了SOD、POD和CAT活性,嫁接砧木的作用大于硅营养,‘云南黑籽南瓜’的作用大于‘黄诚根2号’。综上,硅营养和嫁接砧木均影响黄瓜幼苗的耐冷性,但以砧木的作用更明显,砧木‘云南黑籽南瓜’作用大于砧木‘黄诚根2号’。 

[学术文献 ] 不同物料配施对微咸水灌溉黄瓜土壤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进入全文

农业工程学报

针对中国北方地区淡水资源短缺,微咸水代替淡水长期灌溉而引发的盐渍化土壤改良问题,该研究以黄瓜“德尔99”为试材,通过连续四茬(2018—2020年)定位试验,探究了土壤增施蚯蚓堆肥(W)、脱硫石膏(DG)或二者配施(DG+W)对微咸水灌溉下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及黄瓜产量的影响,并将其纳入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SQI),与黄瓜产量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1)施用脱硫石膏+蚯蚓堆肥处理可显著提升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与比未处理土壤(CK)相比分别增加了61.63%、23.46%、55.35%和55.45%,可显著降低土壤的p H值和土壤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P<0.05);2)施用脱硫石膏+蚯蚓堆肥处理的Chao1指数、Sobs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CK,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3)连续种植四茬后,脱硫石膏+蚯蚓堆肥配施处理的黄瓜产量与对照(CK)相比,分别增加了8.9%、3.1%、18.67%和13.71%;土壤综合质量指数(SQI)与黄瓜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蚯蚓堆肥与脱硫石膏能够协同提升微咸水灌溉下土壤综合质量与设施黄瓜产量,该研究可为中国北方地区微咸水灌溉下设施蔬菜的可持续生产和盐碱地改良提供理论参考。

[学术文献 ] 基于蒸发皿蒸发量的椰糠盆栽番茄适宜灌溉量估算与试验 进入全文

农业工程学报

目前以实测蒸腾量、田间持水量或累计太阳辐射作为灌水依据建立的温室作物蒸腾模型中,其灌水依据的确定所需监测参数项多,且对监测仪器精度要求较高。基于此,该研究以20cm蒸发皿蒸发量为灌水依据,设置日光温室椰糠盆栽番茄3个生育时期的不同蒸发皿系数灌水量水平(苗期:0.2(ET1)、0.4(ET2)、0.6(ET3);开花坐果期:0.3(ET1)、0.5(ET2)、0.7(ET3);成熟采摘期:0.7(ET1)、0.9(ET2)、1.1(ET3)),对番茄株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及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较优灌水量水平;基于较优灌水量水平建立蒸腾模型,并以其余两个处理实测值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ET2处理株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其他处理8.54%~14.27%、28.61%~32.99%和38.70%~70.83%;相较于ET3处理,ET2处理可在仅降低株产量2.50%情况下提高WUE10.05%和节约灌水量22.23%。对株产量、WUE及品质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最高处理为ET2;各因子对日蒸腾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日累积净辐射(M)、日平均温度(T)、叶面积指数(LeafAreaIndex,LAI),日蒸腾量与M、T和LAI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该研究基于ET2处理所建立的椰糠栽培番茄蒸腾模型拟合较好,均方根误差为49.88 g,相对误差为11.88%。研究结果可为日光温室椰糠栽培番茄高效生产和智能化灌溉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学术文献 ] 黄腐酸对干旱胁迫下黄瓜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进入全文

应用生态学报

黄腐酸(FA)可参与植物耐旱性的调控,但关于其对干旱胁迫下黄瓜光合作用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津优35’黄瓜为试材,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通过喷施不同浓度(0、100、300、500、700、900 mg·L-1)FA,研究其缓解黄瓜干旱胁迫的浓度效应及其对光合关键酶活性、叶绿体超微结构、叶绿素荧光参数、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试验中,与对照(0 mg·L-1)相比,不同浓度FA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面积,降低旱害指数、丙二醛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随着FA浓度的增加其缓解效应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以700 mg·L-1 FA的作用效果最好。FA显著增加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Rubisco和Rubisco活化酶(RCA)活性及基因表达、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单位面积吸收光能、捕获光能、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和PSⅠ活性,降低K点的上升,维持叶绿体超微结构。温室控水试验表明,FA可显著增加干旱胁迫下温室黄瓜的水分利用效率,促进干物质量的积累,增加果实中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单宁含量。综上,施用FA可在干旱条件下提高温室黄瓜产量,改善果实品质。

[学术文献 ] 基于热量平衡方程的温室冬季温度控制策略 进入全文

农业工程学报

为解决配备空气源热泵的温室在冬季加热时温度调控不稳定等问题,该研究在对温室热传递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测数据分别计算了温室卷被闭合与揭开两种状态下的综合传热系数、空气源热泵系统工作性能参数和雾化喷淋工作性能参数。根据温室热量平衡方程,建立了调控设备控制时间与温室环境参数间的数学关系,并以此提出了温度控制策略,系统运行时利用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数据作为输入,输出设备所需工作时间,并据此控制设备启停。经试验验证,基于热量平衡方程的控制方法能有效控制温度在目标值附近,且温度变化稳定、波动幅度小。在外部天气状况相近条件下,该控制方法的单日耗电量比基于上下限阈值控制的方法节约9.06kW·h,占其当日耗电量的10.95%。在控制策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典型物联网结构设计并实现远程自动控制,研究结果可直接应用于实践。 更多还原

热门相关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