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基于尿液代谢组学的交泰丸治疗失眠的作用研究
- 作 者:
-
龚梦鹃;
岳贺;
周祥羽;
王淑美;
梁生旺;
邹忠杰;
- 作者机构:
-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 关键词:
-
失眠;
交泰丸;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
对氯苯丙氨酸;
- 期刊名称: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基金项目:
-
基于肠道微生态与代谢组学的藿香正气散改善湿困脾胃证的机制研究
多组分、代谢网络多靶点的PK-PD研究左金丸的药效物质基础及配伍机制
- i s s n:
- 1003-9783
- 年卷期:
-
2017 年
05 期
- 页 码:
- 654-658
- 摘 要:
-
目的从代谢网路层面阐明交泰丸干预对氯苯丙氨酸(p-chlorophenylalanine,PCPA)致大鼠失眠的药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PCPA建立失眠大鼠模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下丘脑、海马、前额叶皮质和血清中的谷氨酸(Glu)、胆囊收缩素8(CCK-8)水平;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结合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失眠所致大鼠尿液代谢物谱的变化并鉴定相关代谢标志物,从整体代谢表型和代谢标志物角度评价交泰丸疗效。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下丘脑、海马、前额叶皮质和血清中的Glu水平显著升高(P<0.05),CCK-8水平显著降低(P<0.05),尿液代谢物组发生显著改变,筛选得到9种与失眠相关生物标志物;与模型组比较,交泰丸能明显降低大鼠下丘脑、海马、前额叶皮质和血清中Glu水平,升高CCK-8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泰丸能对失眠大鼠尿液代谢紊乱产生有效干预,对尿液中与失眠相关的9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中的8个产生显著回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泰丸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及干预机体能量代谢和肠道菌群代谢紊乱对失眠起到治疗作用。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