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 > 术语详情

水稻气候区划

词条出处: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词条标签:
水稻气候区划 ;
词条阅读量:
0 ;
词条修订量:
0 ;

1图片

2详细介绍

       根据水稻的农业气候指标编制的农业气候区划。它对水稻品种的合理布局,正确推广良种、改革稻作制度、改进栽培技术等均可提供农业气候依据。中国和日本都编制了稻作气候区划。日本内善兵卫作出了日本水稻气候区划(见日本农业气候区划)。高亮之等作出了中国水稻气候区划。 区划指标 中国水稻气候区划所采用的指标为:热量、水分和季节。 热量指标 选用①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天数≥110天;②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8℃的天数≥30天。 水分指标 采用稻田干燥度,即:E/r,其中,为稻田蒸散量;R0为辐射平衡,L为蒸发潜热(取600卡/克);r为同期降水量;南、北稻区分别取K=1.0和1.1。R0由R0=Q(1-α)-I求得。式中Q为总辐射(采用中国日射台站实测值);α为水面反射率(取0.06);I为有效辐射(按照苏联М.И.伯兰给出的查算图可求得)。E/r≤1.0,为湿润带;1.0<E/r≤2.0,为半湿润带;E/r>2.0,为干燥带。 季节指标 选用温度差(T)、温差平方[(T)2]、纬度差(φ)、播期差(D),以及纬度差和播期差的乘积(φD)作因子,建立全国水稻品种的光温模式。其标准条件:T=25℃、φ=30℃,D为4月1日。 感光性弱的品种: 感光性中的品种: 感光性强的品种: 式中 N为播种至出齐穗的天数,N′为标准生产期,bi(i=1、2、……5)为回归系数。 利用上述模式可分别求算水稻不同品种类型与不同熟制的模式生长期、复种水稻生长季和稻作制度气候保证率。双季稻三熟制的模式生长期=早、晚稻模式生长期-(秧龄天数-双抢农耗);为了反映水稻熟制,还要计算“复种水稻生长季”(指麦茬或油菜茬复种水稻条件下,水稻实际播期至安全成熟期的天数)与藕作制度的气候保证率。 水稻生长季指标和模式生长期指标如表1:
      表1 全国水稻各品种类型生长季
      (续表)
       稻作制度气候保证率(RCP)为当地水稻生长季或复种水稻生长季与这种稻作制度的模式生长期,当RCP≥1.0为适宜种植区;0.9<RCP<1.0为次适宜种植区;RCP<0.9为不适宜种植区。 根据以上指标,可把水稻各品种类型与各稻作制度的模式生长期保证率=1.0的等值线作为季节划区的主导指标,水稻生长季天数作为辅助指标。 区划系统 综合上述指标,先以热量指标划出全国水稻可能和不可能种植带。再以水分,季节等指标对可能种植水稻的地区划分为6个水稻气候带,22个气候区;不可能种植带分为3个气候区(见图和表2)。
      中国水稻气候区划图
      表2 中国水稻气候区划表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