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中国区域教育、科技、人才耦合协调发展及时空演变研究

关键词:
来源:
中国知网
来源地址: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BlOUhu2v8Y9CAXGZ_VwgVlHbqUmFyvUtxlzsEDPqb9FSL3oS6Nwjr-geuQF0zU5XXuF66bFe0GQW3U50YGQ20tTCjUw6XnenJiG4mOi4oz_5DcYJl-k6DM5gePYtH92Q1CZ2KaLgDpLk9Mey0dFo5N7Kiv8yJcpxPeZIFzHV8N0NPFdq_WS-Qw==&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类型:
学术文献
语种:
中文
原文发布日期:
2025-04-11
摘要: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基于三元系统耦合作用机理,构建包含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个维度共21项指标的中国教育-科技-人才耦合协调度评价体系,采用修正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全国省际2010-2022年的教育-科技-人才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科学测度,并利用核密度估计验证其时空演变规律。研究发现,(1)中国教育-科技-人才三元系统耦合协调度呈向上转移倾向,实现了从颉颃阶段到磨合阶段的跨越。然而,整体耦合协调发展尚未达到较优状态,人才要素是阻碍教育-科技-人才耦合协调发展的关键短板;(2)中国各区域耦合协调度向着良性协调方向发展但区域异质性依然突出,呈现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梯队化空间分布格局。(3)东中部地区依托高协调度省份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渐形成“以点带面”的协同发展网络,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多极化和两极分化现象逐渐消失。为全面畅通区域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各地区应因地制宜走差异化发展路径,加快构建以人才链为核心的“四链融合”生态,同时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相关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