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粳稻产业发展挑战与策略
- 关键词:
- 来源:
- 中国知网
- 类型:
- 学术文献
- 语种:
- 中文
- 原文发布日期:
- 2025-08-20
- 摘要:
- 作为我国最大粳稻主产区,黑龙江省以占全国50%的种植面积和3 200万t年产量,构成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支撑。研究基于寒地生态特征与产业实践,系统剖析其发展优势、现实挑战及转型路径:自然条件层面,黑土有机质含量超10%、年水资源量810亿立方米及昼夜温差13 ℃的气候条件,奠定优质稻米生产基础;技术政策层面,69.8%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99.32%的机械化率形成协同驱动。当前产业面临双重瓶颈:科技创新前端,智能设计育种仍处“2.0时代”,抗稻瘟病、耐低温等生物育种技术投入不足;成果转化末端,种业企业“小散弱”导致产学研协同断层,知识产权保护缺失加剧转化梗阻。研究提出三维发展策略: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绥粳18等优质品种,推广智能灌溉与区块链溯源技术实现单产提升5%,构建“品种-技术-品牌”体系推动五常大米等地标品牌价值达713亿元。结果表明,黑龙江粳稻产业需以智能育种突破寒地生育期短的限制,以品牌高端化应对市场竞争,未来需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品牌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与探索,助力国家粮食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
- 所属专题:
-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