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马里兰大学研究团队发现SARS C端残疾影响蛋白的运输
- 关键词:
- 来源:
- 病毒学界
- 全文链接:
- //agri.nais.net.cn/topic/downloadFile/e5e71de3-6127-4c9b-9557-98e5989d8923
- 来源地址:
- https://mp.weixin.qq.com/s/76OqHocqcUeuFlqpQt2mRg
- 资源所属:
- 农业生物技术专题
- 类型:
- 前沿资讯
- 语种:
- 中文
- 原文发布日期:
- 2023-12-31
- 摘要:
- 近日,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的S. Saif Hasan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题为“A single C-terminal residue controls SARS-CoV-2 spike traffic and incorporation into VLPs”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探索了SARS-CoV-2病毒的刺突蛋白(spike)的运输和纳入病毒样颗粒(VLPs)的机制。研究发现,SARS-CoV-2刺突蛋白的C端一个氨基酸残基可以控制其在细胞内的运输和纳入VLPs的过程。通过一系列实验和分析,揭示了这个氨基酸残基对刺突蛋白的稳定性、细胞膜定位和与细胞内膜蛋白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这项研究对于理解SARS-CoV-2病毒的感染机制和开发相关疫苗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定SARS-CoV-2 S尾部的残基是否受到选择压力,分析了超过1100万条SARS-CoV-2 S全长序列,预测与外被体(coatomer)表面有大量接触的残基(Lys1269, His1271和Thr1273)表现出最小的突变率(分别为0.0020%,0.0015%和0.0004%)。构建了带有突变位点的客户化S蛋白(clientized S protein),发现C端(双碱性基序下游)对S蛋白运输至关重要。客户化S蛋白提高与coatomer的结合以及在早期分泌室的定位,但是降低了S与新组装的VLPs的结合,并破坏了VLPs定向的膜融合。该研究使用结构-功能分析来确定SARS-CoV-2刺突蛋白的非酸性C末端残基的分子功能,提示这种缺乏模仿coatomer相互作用的残基的重要性。同时揭示了SARS-CoV-2刺突蛋白与COPI相互作用的原子基础,以及S蛋白运输和子代病毒组装的基本细节。对于理解SARS-CoV-2病毒的感染机制以及开发相关疫苗和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 所属专题:
-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