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系统演化视角下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体系优化——国际实践与镜鉴启示
                        
                        
                        
                        
                        
                            - 关键词:
                            - 来源:
- 中国知网
                                - 全文链接:
- //agri.nais.net.cn/topic/downloadFile/dae34c6c-a202-4125-be22-e8461e3287af
                            - 来源地址:
-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F0lYaGTXfx-N3IJkZNNzuZEkTu1nH_B9l6p4A9K2Q9B4329u9dhPxj-PJ6Z_pHNyb3KEu7cqsdDBM-UMdeuyVnVSLQTEtIgdwDgp7ExsPbydpjZ0II9UUigyvfCbF97da2XcTo5i1lx2QrLOtiCT12FBkR5qIwDkOgONBFrSv9WWd7GKF6oB-w==&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 资源所属:
- 粮食和食物安全专题
                            - 类型:
- 学术文献
                            - 语种:
- 中文
                            - 原文发布日期:
- 2025-08-27
                                - 摘要:
- 保护性耕作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的题中之义,建构长效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体系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在供需匹配、组织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演化视角下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体系的三维分析框架,比较分析欧盟、美国、巴西的推广的国际实践,总结了实现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体系优化、提升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服务供给水平的镜鉴启示。结果表明:第一,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体系优化的内生逻辑贯穿于系统演化动力和组织模式融合的各个阶段。第二,典型国家在技术推广体系优化和提升供给水平的共同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权力自主,依托项目载体支撑,以“差异化”项目立项制度满足“多样化”需求;二是地方实践,通过持续输入“负熵流”,增强技术推广系统演化动力;三是社会嵌入,基于多元协同强化,构建“自组织+他组织”耦合发展格局。据此提出了构建差异化项目支持体系,破解土地流转情境下的技术适配困境;重构“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机制,激活技术采纳内生动力;打造本土化技术供给体系,破解小农经济下的技术适用瓶颈的镜鉴启示。
                            - 所属专题:
-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