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三个监测期保持“双减少”

关键词:
来源:
人民日报
来源地址: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9705904151029567&wfr=spider&for=pcl
类型:
前沿资讯
语种:
中文
原文发布日期:
2020-06-17
摘要:
6月17日是第二十六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十三五”以来,我国荒漠化防治成效显著,全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880万公顷,占“十三五”规划治理任务的88%。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荒漠化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毛乌素沙地南缘。陕西榆林市定边县城东北30多公里处的狼窝沙,成片的樟子松已吐出新芽,与30多年来栽下的杨树、沙柳等乔灌木一起,铺满了一道道沙梁。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不毛之地。毛乌素沙地一半分布在榆林境内,经过一代代治沙人的努力,榆林让860万亩流沙披上绿装,狼窝沙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截至目前,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荒漠生态稳定向好,“沙上屋顶”“沙埋农田”的现象基本消失。“精准治沙,关键是要量水而行、以水定绿、林水平衡”。防沙治沙进入“啃硬骨头”阶段,“十四五”期间计划治理850万公顷
相关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