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开发BindCraft设计功能蛋白质结合剂研究
- 关键词:
- 来源:
- Nature
- 全文链接:
- //agri.nais.net.cn/topic/downloadFile/cb034d79-c97e-43c5-8dc6-8b87d3f953b1
- 来源地址: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429-6
- 资源所属:
- 农业生物技术专题
- 类型:
- 学术文献
- 语种:
- 英语
- 原文发布日期:
- 2025-08-27
- 摘要:
- 2025年8月27日,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等单位的研究团队在《Nature》发表题为《One-shot design of functional protein binders with BindCraft》的研究论文,介绍了一种名为BindCraft的开源自动化流程,用于从头设计功能性蛋白质结合剂,其实验成功率在10%至100%之间。BindCraft利用AlphaFold2(AF2)的权重直接通过反向传播在AF2网络中“幻觉化”生成结合剂,无需高通量筛选或实验优化即可产生纳摩尔级亲和力的结合剂,即使在没有已知结合位点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工作。研究团队成功针对12类具有挑战性的靶点设计了结合剂,包括细胞表面受体(如PD-1、PD-L1、CD45)、常见过敏原(如Der f7、Der f21、Bet v1)、从头设计的蛋白质(如BBF-14)以及多结构域核酸酶(如CRISPR-Cas9和CbAgo)。实验验证表明,设计的结合剂能够有效抑制桦树过敏原Bet v1与患者血清中IgE的结合、调节Cas9的基因编辑活性、降低细菌肠毒素CpE的细胞毒性,并能通过靶向细胞表面受体(如HER2和PD-L1)实现腺相关病毒(AAV)的定向基因递送。该方法的平均成功率达46.3%,结构预测与实验结构高度一致(Cα RMSD低至1.7 Å),且设计的结合剂在序列和结构上具有高度新颖性。BindCraft的出现显著推动了“一次设计即得结合剂”的计算蛋白质设计范式,在治疗、诊断和生物技术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所属专题:
-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