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探讨中国—东盟低碳投资合作机会 国际合作迸发新动能
- 关键词:
- 来源:
- 中国一带一路网
- 来源地址:
- 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hwxw/295879.htm
- 资源所属:
- 一带一路农业专题
- 类型:
- 前沿资讯
- 语种:
- 中文
- 原文发布日期:
- 2022-12-09
- 摘要:
- 中国—东盟低碳投资合作国际研讨会12月8日在北京和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与会专家聚焦中国—东盟绿色低碳投资合作,研究绿色投资潜力、挖掘绿色创新技术、强调绿色低碳合作共赢的可实践性,为开拓中国—东盟低碳投资合作新局面贡献力量。中国-东盟低碳投资潜力巨大。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表示,中国始终秉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十年来中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中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两年来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也呈增长态势,为国家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苏伟建议,深化中国与东盟低碳投资合作,一是要坚持机制性交流研讨;二是要加强推进绿色项目务实合作;三是要强化绿色金融支持保障。“我们初步分析,每年能源转型、绿色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这三大领域,投资潜力能够达到9万亿元,也就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六分之一。”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强调,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经济增长需要大量投资,其中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是投资的重要领域,要保证按照绿色低碳的要求去投资。把握能源转型契机下的重点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刘琼表示,中国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未来中国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还将持续做好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加强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二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尤其是氢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三是大力推进节能和提效;四是持续推进绿色科技革命;五是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王仲颖指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任务是建立新型电力系统,而中国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在于新能源的发展,即风电和光电的发展。以未来发展趋势来看,风光投资规模将非常可观,因此需要更大的市场规模来支撑新能源市场的产业发展。在新能源领域,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进行合作最重要的原则是实现共赢。激发资本市场对新能源的投资活力。国家电投集团广西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长江表示,国家电投集团在东盟的投资实践中,着眼于长期的战略发展,设定了10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目标。在东盟投资可再生能源方面一直重视三方面工作:一是低碳发展人才的培养;二是组建面向东盟的绿色低碳研究院;三是积极参与国家层面的各种清洁能源合作。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徐涵表示,近年来中国电建在新能源领域的业务发展十分迅速。东盟国家可再生能源的资源较为丰富,新能源的发展也得到了东盟国家政府的支持。因此,东盟地区的新能源开发有巨大的潜力,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最近几年,中国电建在东盟地区参与了数十个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其中包括东南亚最大的光伏电站、东南亚最大的陆上风电站和海上风电站等。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赵加凡表示,中投公司在国际绿色低碳投资过程中遇到一些挑战,如ESG的框架标准尚缺国际统一体系,能源转型和新能源技术待完善带来的风险,绿色投资领域的商业模式仍待创新等。赵加凡介绍,公司在非公开市场的投资布局囊括了化石能源转型、电力供给清洁化、交通电气化、非电碳中和技术以及能源数字化等。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绿色金融合作委员会执行副主任、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表示,近几年,能源转型投资活动的增长幅度超过两位数。目前,从全球,尤其是中国,90%还是通过银行体系提供资金服务的,资本市场的支持力度相对薄弱。“今后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怎么把绿色投资的项目转化成可以市场化的绿色资产,以绿色资产的定价产生溢价,拉动资本市场进入。”刘锋说。中国—东盟低碳投资合作国际研讨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东盟能源中心、能源基金会共同主办。来自中国、东盟和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缅甸等东盟成员国的能源、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企业等逾150人参会。
- 所属专题:
-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