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哈佛大学等合作开发ExIGS揭示核异常和染色质调控机制
- 关键词:
- 来源:
- Science
- 全文链接:
- //agri.nais.net.cn/topic/downloadFile/bd6a541c-fdaf-480b-87d0-00c9fdfdb067
- 来源地址:
-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t2781
- 资源所属:
- 农业生物技术专题
- 类型:
- 学术文献
- 语种:
- 英语
- 原文发布日期:
- 2025-07-24
- 摘要:
- 2025年7月24日,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布罗德研究所的Jason D. Buenrostro研究团队在《Science》发表题为《Expansion in situ genome sequencing links nuclear abnormalities to aberrant chromatin regul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名为ExIGS(expansion in situ genome sequencing)的新技术,结合扩展显微镜(ExM)和原位基因组测序(IGS),实现了在单细胞水平上同时进行高分辨率核蛋白成像和空间基因组测序。研究团队应用ExIGS技术分析了Hutchinson-Gilford早衰综合征(HGPS)成纤维细胞,发现核纤层蛋白(lamin A/C)异常与染色质空间组织的局部热点破坏相关,这些异常导致原本活跃的染色质区域被异常抑制。此外,研究还发现核纤层蛋白的形态变异在正常组织和衰老过程中普遍存在,并与转录抑制相关。这些发现揭示了核形态变异通过影响染色质空间组织调控基因表达的新机制,为理解衰老和疾病中核异常与表观遗传失调的联系提供了新视角。ExIGS技术为连接高分辨率表型变异与多组学数据提供了通用平台。
- 所属专题:
-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