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农业种植固碳减排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研究综述

关键词:
来源:
中国知网
来源地址: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bTgd32KJj6uQNV1a6QuP0E0ht7WkRnG9yJyTGbGizSs4HnUV6pJ2-nEj8lSkF_u3UxgZHrWQMgPGI1p32E6HVdC0sx8QW8COOJP0Nu_W1hqsMcHZTPstsNVtrpltN9Rx-KzMMMcPObzrHGDqzd0Pq_mF8yONS9IxHbpkjLhxBEUTYLL2V4Rm5g==&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类型:
学术文献
语种:
中文
原文发布日期:
2025-07-04
摘要:
在“双碳”背景下, 农业种植作为粮食供应的基础性产业, 兼具碳源与碳汇的双重属性, 还担负着保障固碳减排与粮食安全的重任。因此, 如何在保障粮食数量与质量稳定发展的同时, 实现农业种植固碳减排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协同发展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目前, 农业种植固碳减排与粮食安全尚未纳入同一框架进行完整、系统的研究, 特别是在耦合关系、协同机制与发展路径方面研究甚少。因此, 本文在农业种植固碳减排与粮食安全的内涵、测度方法、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以及协同发展等方面,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总结。同时, 在剖析了农业种植固碳减排与粮食安全可能存在的冲突和协同的基础上发现, 农业种植通过轮作、精准施肥等技术可实现碳减排与增产的双赢, 且二者在技术创新、政策引导下存在着更强的协同性。然而, 现有研究存在明显不足。未来研究需聚焦以下4个方面: 一是构建更加合理科学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克服传统模型结果存在的波动性和不可比性; 二是运用探索性数据分析工具与Kernel核密度估计等, 分析其协同发展的时空变化及其演变特征; 三是开展不同情景下农业种植固碳减排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四是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监测网络和数据共享平台等, 最终为我国农业“双碳”目标实现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谐共进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