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生成逻辑、实践探索与政策瞄准——来自江苏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
来源:
中国知网
来源地址: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jNHD1hIvxn2ToYeQuAutulrAyoDV6bQSp7DWr9JR9WO_oYSYwmsYPteq_1vqZL9AfBlURFcXbkcW4HZ1XaRym66Cb9IV71tJYp-tZaM6g945We-ahXO0o-7DKgryW3sHNgOm6xEffauiQvSlqXnHWhHWg4zubGEY4r3YkU4TGsPNG8EFb9Ib-wnR9kBzmPCt&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类型:
学术文献
语种:
中文
原文发布日期:
2025-01-25
摘要:
粮食主产区是保障全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在促进共同富裕、建设农业强国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本文以江苏省作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观察样本,将其置于动力模型框架下诠释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动力构建机制。分析发现,政策赋能提供了制度动力,区域合作提供了协同动力,发展差距提供了内在动力,要素融合提供了市场动力,它们共同推动了省内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的实现。江苏实践表明,多维度的补偿形式是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关键。一方面,完善产业政策,实现粮食生产支持补贴政策由普惠性政策向特惠性政策转变,提升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实力;另一方面,依托区域政策,实现主产区和非主产区从区域融合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的转变,通过人才、科技、资金等全方位支持,重构主产区产业链条,从而激发其经济发展的长久活力。
相关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