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基于AI从头设计人工细胞色素P450酶

关键词:
来源:
ScienceAAA
来源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s/9eXRj0NqnVINaeLlNNo-cA
类型:
前沿资讯
语种:
英语
原文发布日期:
2024-08-14
摘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江会锋团队在Research杂志上发表题为“Cytochrome P450 Enzyme Design by Constraining Catalytic Pocket in Diffusion Model”文章,通过揭示自然界细胞色素P450酶新功能进化原理,首次创建了一种基于扩散模型的新酶设计方法,能够精准的设计出具有指定功能的P450酶序列,成功率约60%。本研究以合成心脑血管疾病特效药灯盏乙素的关键P450酶(黄酮6位羟化酶:F6H)为例,首先通过进化分析揭示了黄酮6位羟化功能起源机制,其祖先序列通过催化口袋的残基重塑进化出了全新的黄酮6位羟化功能。然后,研究人员通过渐进式回复和积累突变的方法,从F6H催化口袋的48个残基中鉴定出5个创始残基,并证实了它们在催化功能产生过程的“创始”作用,详细阐明了P450酶功能创新的分子机制。随后,研究人员利用P450口袋设计原则,结合深度学习扩散模型,开发出了P450Diffusion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对20多万P450酶序列进行预训练学习,然后使用增强采样对预训练模型进行微调,从头生成了全新的P450蛋白。最后,研究团队利用P450Diffusion生成了60,000个非天然P450酶序列,并从中虚拟筛选出17条序列进行实验评估。结果显示,17个设计中有10个表现出显著的F6H活性,其中6个设计的催化能力优于天然的F6H,活性最高提升3.5倍,显示出该模型在P450酶从头设计中的巨大潜力。这项研究结合P450酶的海量序列数据以及自然界P450酶的口袋设计原则,利用深度学习扩散模型为P450酶从头设计提供了新思路。下一步,针对任意底物可以通过过渡态分析设计其相互作用的氨基酸,然后从头生成具有特定催化功能的新P450酶。这一方法有望在生物工程和工业催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大力推进新酶的开发和应用。
相关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