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华为、浙大联合开发基于棉花全基因组大数据与AI加速算法的“AI育种”芯片
- 关键词:
- 来源:
- 快科技
- 全文链接:
- //agri.nais.net.cn/topic/downloadFile/a60ee49a-1802-40cf-a1c2-00a14e54af86
- 来源地址:
- https://news.mydrivers.com/1/1077/1077153.htm
- 资源所属:
- 棉花遗传育种
- 类型:
- 前沿资讯
- 语种:
- 中文
- 原文发布日期:
- 2025-09-26
- 摘要:
- 9月26日,浙江大学在“AI+生物育种”西湖学术论坛发布全球首款基于棉花全基因组大数据与AI加速算法的“一站式”育种智能体“AI育种家”。该平台由浙大张天真团队联合华为打造,集成昇腾910B芯片、EIHealth AI基因平台、盘古大模型与鸿蒙系统,依托团队构建的全球首个棉花多组学数据库COTTONOMICS,实现计算效率提升100倍、杂交育种组合效率提升20倍,将棉花育种周期从6—8年压缩至3—4年,并已具备向水稻、大豆、油菜、西瓜、西兰花等作物扩展的能力。这是全球首款基于棉花全基因组大数据与AI加速算法的“一站式”育种智能体。标志着我国在智慧农业与生物育种技术领域跻身国际前列。浙大张天真教授团队深耕二十余年,解析全球5000余个棉花品种的79642个基因,鉴定出1000多个产量、品质相关基因位点,构建全球首个棉花多组学数据库COTTONOMICS,为芯片研发奠定数据基础。“AI育种家”搭载了华为AI芯片昇腾910B,采用华为EIHealth AI基因平台为基础,在盘古大模型和鸿蒙系统上构建。团队成员介绍,这枚芯片能够加速计算效率能力提升100倍,棉花杂交育种组合效率提升20倍,棉花育种周期直接从传统的6-8年压缩到3-4年。而且,“AI育种家”设计之初就具备多作物扩展能力,除了棉花,正在延伸应用于水稻、大豆、油菜、西瓜、西兰花等作物的育种研究。
- 所属专题:
-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