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马普所揭示紫杉醇生物合成最小基因集
- 关键词:
- 来源:
- Ad植物微生物
- 全文链接:
- //agri.nais.net.cn/topic/downloadFile/946928fc-9256-4335-9a3d-9de43b37ae03
- 来源地址:
- https://mp.weixin.qq.com/s/xqNy6piPl7TNaLYxGLgLnw
- 资源所属:
- 农业生物技术专题
- 类型:
- 前沿资讯
- 语种:
- 中文
- 原文发布日期:
- 2023-11-30
- 摘要:
- 近日,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了德国马普分子植物生理所、保加利亚植物系统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中心Alisdair R. Fernie和Youjun Zhang团队及其合作者题为“Synthetic biology identifies the minimal gene set required for Paclitaxel biosynthesis in a plant chas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成功鉴定了合成紫杉醇关键中间体浆果赤霉素 III的四个新基因及紫杉醇最后步骤中的PCL,并在本氏烟草中重建了浆果赤霉素 III 和紫杉醇的异源合成;揭示了紫杉醇生物合成的最小基因集。二萜类紫杉醇 (paclitaxel) 是一种化疗药物,被广泛用作多种实体癌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天然来源的紫杉醇的供应非常有限。同时,由于紫杉醇生物合成的几个特定代谢步骤中涉及的基因仍不清楚,设计完整的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仍困难重重。紫杉二烯是一种 C20 萜类化合物,其生物合成是紫杉醇生产中的第一个关键步骤。紫杉二烯可在质体中由紫杉二烯合酶 (TXS),使用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 (GGPP) 作为底物来生成。然后,紫杉二烯可能被转运到内质网 (ER),并被那里的至少19 种酶进行修饰;包括C1、C2、C5、C7、C9、C10 和 C13 位点的羟基化,以及C9 位点的进一步氧化。经过进一步修饰(包括乙酰化和氧杂环丁烷环的形成)后,得到最终修饰的中间体浆果赤霉素 III(baccatin III)。尽管负责其中 12 个步骤的酶已被识别并得到充分的表征,但仍有至少6个反应缺乏分子证据。通过检索分析多个已发布的转录组数据,并结合细胞生物学、代谢组学和途径重建,该研究成功鉴定了紫杉醇所需的四个新基因;包括C4β-C20 环氧化酶、紫杉烷 1β-羟化酶(T1βOH)、紫杉烷 9α-羟化酶(T9αOH)和紫杉烷 9α-双加氧酶,从而确定了当前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缺失步骤。通过本氏烟草中的异源表达,研究人员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缺失酶的活性;并显示,这四个基因是烟草中异源生成关键中间体浆果赤霉素 III的最小基因集。值得注意的是,新的 C4β-C20 环氧酶可以克服紫杉醇代谢工程的第一个瓶颈。最后,该研究鉴定了紫杉醇生物合成最后步骤所需的酶类,并发现红豆杉(Taxus)中的β-苯丙氨酸-CoA 连接酶(PCL)TAAE;其中,TAAE16的过表达可在烟草中将浆果赤霉素 III 转化为紫杉醇,从而建立了异源合成紫杉醇的最小途径。
- 所属专题:
-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