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韧性“三链”协同时空分异及其驱动因素

关键词:
来源:
中国知网
来源地址: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dTSX2bdXfeB0Zvw33g5Ria_O1xwav6tIRRKw-FbJgG9Syd5j9PYf9v7Wt_MuArVKQfviVImqG_etlrbwhUWAmm0F4KhLzOo0K8kghi1vSiG1JWueXUytHkLK8YMuAC2rz2C_LeSIhFVPXu15DnoZQ4iq9j7MwDWHdYQh6yla-gtxQaD1oOjMkA==&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类型:
学术文献
语种:
中文
原文发布日期:
2025-09-12
摘要:
粮食主产区作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核心保障区, 探讨其粮食安全韧性时空分异与驱动因素, 对于实现农业强国目标意义深远。本文以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区, 构建粮食安全韧性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耦合协调模型与核密度估计探究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韧性时空演变特征, 并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揭示粮食安全韧性驱动因素。结果表明: 1)2000—2020年, 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产业链韧性指数、供应链韧性指数和价值链韧性指数分别提高了0.179、0.253和0.140。黑龙江省产业链韧性和供应链韧性年均增速最高, 分别为5.36%和7.79%, 江苏省价值链韧性增速最高, 为7.42%; 2)2000—2020年, 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韧性耦合协调度由0.370上升至0.571, 由轻度失调转为勉强协调, 山东省和江苏省的耦合协调度相对较高, 达到中级协调; 3)研究期前期各省(自治区)间粮食安全韧性“三链”协同水平差异较大, 后期差异逐步缩小, 整体趋于均衡, 但尚未形成普遍性集中趋势; 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粮食安全韧性“三链”协同的关键影响因素, 且同时受多因素交互作用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促进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韧性提升提供决策参考。 
相关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