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汾渭平原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研究

关键词:
来源:
中国知网
来源地址:
http://kns-cnki-net-s.vpn2.aufe.edu.cn:8118/kcms2/article/abstract?v=sFOWa-sRa0TVnPudnPRn4IzI8ChTFk8n7zTKm5D8bPFO9DDuMXU1qkECvO0TXeoOj2flq8zY5dqH52sIPXVRsPPKFH4jhw2FsB6aUDMpn5BAl9nMEmLuOI2OblaM3ojZ2-z5Ka9Dys_v_AlqL7exhSJShyjPa8uDedX0_DF30Iafxxb00oIaRjLqF_keR6Yw&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类型:
学术文献
语种:
中文
原文发布日期:
2025-03-26
摘要:
粮食安全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探究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时空演变可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选取汾渭平原117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以2000—2022年农业统计数据为数据源,运用标准差椭圆模型、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探讨2000—2022年汾渭平原县域主要农作物的种植结构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2000—2022年汾渭平原共出现了88种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其中,小麦和玉米及其组合类型(小麦型、玉米型、小麦玉米型和玉米小麦型)是汾渭平原主要的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从时空分布来看,小麦型的县域数目逐渐减少,玉米型县域数目逐年增加,小麦玉米型县域逐渐由汾渭平原西南地区向东北地区扩散;而玉米小麦型在汾渭平原各地均呈零散分布的格局。从类型丰富度来看,2005年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最丰富,而2015年丰富度指数最小。(2)2000—2022年汾渭平原小麦、玉米和蔬菜种植格局均呈现沿东北–西南方向分布的格局,小麦重心基本保持稳定,玉米重心不断向东北方向偏移,蔬菜重心由合阳县向西南方向偏移到澄城县。总之,汾渭平原主要农作物空间分布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小麦种植面积呈现缩减态势,而玉米和蔬菜则呈现扩张态势,未来宜在研判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从保障粮食安全的视角加强对汾渭平原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宏观调控。 
相关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