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中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

关键词:
来源:
知网
来源地址: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tOz5m-jLbAWruoijvytC5hNoKWldhZ-nuPrGk4AR_ij66DbUJ6P3pjRBwGYUZ2xLAcSXGf-O-j7unni0bcKreL1qULMIcopTIRNufL6CdTMmCCqtczql4X2W5xDZerZB1csQfL-FZRf29X05Ol1pUNEUfPrcaeiJufAmfvycq1EFWDlcL2bJNVKp2Dg9xdvF&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类型:
学术文献
语种:
中文
原文发布日期:
2025-02-05
摘要:
[目的]系统考察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域差异和驱动因素为推动农村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供依据。[方法]在探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2008—2020年中国31个省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实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 ①除辽宁外,各省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较大幅度提升,均超过40%。东部地区农业产业绿色化和农业服务业发展水平最高,中部地区农业多功能性发挥水平增长趋势最明显,东北地区农业产业链延伸提升幅度最大、农村产业融合经济效应水平最高,西部地区五个子系统均表现最差,但农村产业融合经济效应增速最快。②中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域差异呈现缩小趋势,总体差异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内部差异逐渐缩小,中部地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内部差异逐渐扩大,存在极化现象。中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集聚特征,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类型为主。③城镇化水平是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因素,呈现两边低,中间高的隆起型格局;农村人力资本对绝大部分省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农村交通设施的正向影响呈现自北向南递减趋势;财政支农强度的影响呈现“北正-南负”态势。[结论]中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域差异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应根据各驱动因素时空响应特征制定差异化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 
相关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