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理解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基于治理意愿和能力的视角

关键词:
来源:
中国知网
来源地址: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dTSX2bdXfeCqfwjEsmN8bQszdSvSYLfphQ5zVtf7ohVRVjxf3PvNZAJcE2BvtOyKHsNVPNR9zGRbvYbUh_NBXrlz4g2LhjZ-nmfzmzftCA56JPVA7RM3XyZFDvmR7nCH4jbdE1gcLPEYW7oymRtX9l4ToP-JblvWvSN4B83-3d-448NM3R5vSw==&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类型:
学术文献
语种:
中文
原文发布日期:
2025-09-16
摘要:
在全球粮食体系中,中国已实现从受援者到援助者的角色转换,是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核心参与者。既有研究主要聚焦中国的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行为,但尚未触及治理行为背后的深层逻辑。治理意愿和治理能力是影响国家行为体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两个核心变量,二者缺一不可。治理意愿越高、治理能力越强,国家越易于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治理意愿越低、治理能力越弱,国家越难以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基于“治理意愿—治理能力”的分析框架,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大致经历了低治理意愿和弱治理能力(1949—2000年)、治理意愿一般和弱治理能力(2001—2012年)和高治理意愿和治理能力一般(2013年至今)等三个阶段。从中国的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实践看,中国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意愿并未与治理能力完全匹配,尤其是在21世纪以来的两个阶段,治理意愿均高于治理能力,这主要是受治理能力不足的影响。因此,在治理意愿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中国若要更有效地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还需在治理能力增进中补足短板。
相关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