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研究发现抗坏血酸合成基因能提高棉花耐碱性

关键词:
来源:
中工网
来源地址: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5883934182436789&wfr=spider&for=pc
类型:
前沿资讯
语种:
中文
原文发布日期:
2025-06-25
摘要:
近日,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棉花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开展碱胁迫下棉花的应激响应机制研究,发现GhGLDH35A基因通过调控抗坏血酸的合成和维持细胞内的活性氧稳态来调控棉花对碱的抗性,为棉花耐碱胁迫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新依据。相关研究结果日前在线发表在《高级研究期刊(JournalofAdvancedResearch)》上。据介绍,抗坏血酸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水溶性抗氧化剂,能清除活性氧并作为酶辅因子,通过维持氧化还原平衡、保护细胞膜完整性及激活抗氧化系统等,增强植物对干旱、盐碱等胁迫的耐受能力。该研究挖掘到抗坏血酸合成的关键基因GhGLDH35A,发现该基因在碱胁迫下表达量显著增加,并通过调控抗坏血酸的合成,维持细胞内的活性氧稳态,从而减轻碱胁迫对棉花的损害。此外,该基因还能够调控气孔运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棉花的光合作用效率。该研究结果为解析棉花耐碱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并为耐碱棉花的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研究得到国家生物育种重大项目、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核心攻关团队等项目资助。
相关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