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越边境地区耕地撂荒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关键词:
- 来源:
- 中国知网
- 类型:
- 学术文献
- 语种:
- 中文
- 原文发布日期:
- 2025-10-21
- 摘要:
- [目的]揭示边境地区耕地撂荒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为促进边境地区耕地有效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在识别中国中越边境地区15个县(市、区)耕地撂荒面积的基础上,测度其时空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结果](1)中国中越边境地区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5975.45km2减少到2020年的5955.54km2。(2)中国中越边境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平坦、水热条件较好的广西段;广西段的平均耕地面积和平均耕地占比都高于云南段。(3)2000—2020年中国中越边境地区耕地撂荒面积和撂荒率整体呈先减后增再减再增趋势;耕地撂荒空间分布特征较为显著,2000—2005年耕地撂荒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广西段,2010—2020年耕地撂荒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云南段。(4)中国中越边境地区耕地撂荒是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区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因素是基础、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驱动力、区位因素作用深刻,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对耕地撂荒影响均为双因子增强。[结论]中国中越边境地区耕地撂荒空间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性显著。提高农业种植的财政补贴力度,调动边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是遏制边境耕地撂荒的重要途径。
- 所属专题:
-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