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大食物观下甘肃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评价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
来源:
中国知网
来源地址: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0xftKHkdwWTxbCVwu_IA8xMpvFxmvslwx2RAGb6TW4TP2GIi0P4ehMU1ZRisNbCd6uORxLuDlrEMmEik7En_9SxFzfmciyXUPt-wCDDnCFo6aNx7vSnOeTgfMz67LVRRW0tYdUhzrSBiEUiw08pQNzZzPwuthbZWkf1NAsuRmHIhGle7laBhCg==&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类型:
学术文献
语种:
中文
原文发布日期:
2025-08-15
摘要:
“大食物观”理念深刻诠释了新时代粮食安全的内涵,即从单一粮食生产转向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构建。在大食物观视角下,基于甘肃省粮食及重要农产品“自给自足”的研究假设,以甘肃省86个县区为研究单元、以2014—2023年面板数据为依据,从供给数量安全、供给结构安全、供给生态安全3个维度,构建大食物观下甘肃省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年际变化趋势斜率(slope)分析法、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解析甘肃省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并引入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甘肃省供给安全水平在2014—2019年呈波动状态,2019—2023年平稳上升,各县区供给安全指数持续向更高值区间延伸,优势区域出现的频率与集中程度不断增加。(2)甘肃省供给安全水平在空间上呈现“总体提升、局部微降、西快东慢”的差异化演进特征,空间集聚上呈现“河西走廊与陇东地区热集聚、陇中及陇南部分区域冷关联”的分布格局。(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位与农村农牧渔林从业率充足是保障供给安全的重要支撑,而基层组织服务负荷过高会削弱供给安全基础。据此,提出强化区域协同、工业反哺农业、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对策建议。
相关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