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省域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效应研究

关键词:
来源:
中国知网
来源地址: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wScU5_zS5CNHEkDG1YsouMjQlpbgLUuVN6y-oOi3UjPC1urLrRJoI-Q0IV9MX4B0SEtaeOU14yjU9Cl79RRmKNpWNwWvTY148RxxJ2MbWyWXoNrAFstTzwyXlJDZvw9XA5Gu1bWcGzGfDv8YcdrA_DPGlhuVtDDDjWIPqBXFDhUKYRN81S8Eqw==&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类型:
学术文献
语种:
中文
原文发布日期:
2025-08-22
摘要: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粮食生产绿色转型的重要内容, 是新形势下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0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 采用超效率SBM-GML指数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实证检验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表明: 1)2003—2022年, 中国省域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和“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空间格局; 2)中国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均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 3)短期内, 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了本地区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并呈现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 4)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特征, 短期内, 其对东部地区、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长期来看, 仅农业基础较为扎实的粮食主产区能够持续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促进作用, 并带动周边地区提升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此, 中国应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粮食绿色生产转型的协同治理, 深化区域农业合作联动, 因地制宜优化粮食绿色生产布局, 进而有效促进粮食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关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