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袁隆平团队内蒙古杭锦旗试种“海水稻” 废地变宝地

关键词:
来源:
中新网
来源地址:
http://www.chinanews.com/sh/shipin/cns/2020/06-24/news860324.shtml
类型:
前沿资讯
语种:
中文
原文发布日期:
2020-06-24
摘要:
近日,袁隆平院士团队在内蒙古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建立盐碱地稻作改良研究示范基地,先行先试种了1000亩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田。 6月24 日,记者来到此地探访,看到昔日荒芜的盐碱滩,如今被绿油油的秧苗所取代,呈现出一派江南水乡的美景。之前这儿都是一片盐碱地,碱废荒滩,现在绿油油的,有那个江南鱼米之乡的水田风光。原来前期都是种的葵花玉米,但收入不行不太好,盐碱地不适宜种那东西(葵花玉米),假如这儿种水稻成功的话,我们的盐碱地也全部种水稻,起码能提高产量,能增加我们的收入。据了解,2019年起,杭锦旗与袁隆平院士专家团队以及青岛九天智慧农业公司在盐碱地改良和耐盐碱水稻技术攻关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启动了杭锦旗站中华拓荒人行动计划。2020年6月,在独贵塔拉镇先行先试种植1000亩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田。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相关负责人李晓东介绍我们在当地开展盐碱地稻种改良技术验种,培育一个适应当地土壤水质的耐盐碱抗击水稻品种,同时我们还将研发综合配套管理技术,然后通过我们的思维改良法,来开展盐碱地稻种改良,稻米品质提升这些技术研究。然后同时来帮助我们实现一个稻田数字化的升级,逐步实现智慧农业的新模式。通过我们对盐碱地这个改良,将盐碱地变成一个好地。然后对当地农民来说是一个能够提升农业丰收一个好事情。为促进耐盐碱水稻种植技术在杭锦旗持续创新和产业化推广,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正在独贵塔拉镇建设海水稻研发中心内蒙古分中心,基础建设现已完成80%左右,预计在一周内全部完成。平台投入运行后将具体负责产学研究合作和联合攻关,推动示范建设、市场应用和模式探索,为杭锦旗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并为河套地区提供先进的盐碱地改良的杭锦旗模式。
相关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