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社会、生态功能对粮食生产能力的敏感度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 关键词:
- 来源:
- 中国知网
- 类型:
- 学术文献
- 语种:
- 中文
- 原文发布日期:
- 2025-08-18
- 摘要:
- 【目的】为进一步提升河南省生产、社会、生态功能优化配置水平,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需激发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新潜能。【方法】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建立河南省生产、社会、生态功能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引入敏感度模型探究生产、社会、生态功能对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的敏感度时空演变。【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生产、社会、生态功能指数整体呈现出上升态势,但表现出生产优先、生态滞后的特征;粮食生产能力与功能区等级呈正相关关系;耕地各子功能对粮食生产敏感度上表现出生产和生态敏感度增加,社会功能敏感度降低。【结论】文章提出推动耕地功能从单一生产向多功能统筹转型,优化空间功能分区布局,实现粮食生产能力与区域功能等级的协调提升,强化敏感区功能协同调控机制,提升耕地多功能系统对粮食安全目标的适应能力等政策建议。
- 所属专题:
-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