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中国黑土区粮食生产效率时空格局演化及收敛性分析——以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为例

关键词:
来源:
中国知网
来源地址: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0xftKHkdwWSXMKpbU4Wxb69uDYRBwr_TckO6RAqJmcIwCfmBndh47Gt6hdZlZtLkxwz6_FutEDIUg1rheDt4_ygiCZ2UmiXwTdTTC9CUEeoJ5GPakrnyf49owQgfMRRSmcWfe5rIUAi5e-yMXB3BMTUD34HPk3yxCOj0Yp55vfvSj3e0Usx37g==&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类型:
学术文献
语种:
中文
原文发布日期:
2025-08-08
摘要:
中国黑土区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1/4。基于黑土地保护利用政策背景,测算中国黑土区粮食生产效率,并采用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β绝对收敛模型和空间β绝对收敛模型等方法开展时空格局演化及收敛分析。研究发现:(1)在时间演进特征上,中国黑土区粮食生产效率提升且区域差异明显缩小;在空间演进特征上,空间正相关性显著,在地区分布上存在“高-高”集聚趋势,呈现“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的特征。(2)中国黑土区粮食生产效率存在显著β绝对收敛,粮食生产效率较低的地区对粮食生产效率较高的地区具有追赶趋势,逐步向较高粮食生产效率水平发展。(3)中国黑土区粮食生产效率存在显著空间β绝对收敛,中国黑土区地区间示范带动效应促使粮食生产效率呈现协同向好趋势。由此提出应加大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培育力度,注重因地制宜、强化分类施策、循序渐进、梯次推进,以长期视角稳步推进黑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可持续利用。
相关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