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粮食安全保障效率的影响研究

关键词:
来源:
中国知网
来源地址: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2PoR0lTy6MMrtJbKVJt16qbi5uvZfqTUPaR2wZHASmqTzFqMJ8IqDr5-CU6J75zD7Sps1e7ZtHvq_Mft_vMXoFE1DbetYqD7CR4BZ1N3jzZt4xWgkC1PTUbO6Om3H9LSefK1Su-3b8vbEwYGZDZ93B5BUanIKrRPwj0kFZARixSn_ePdZdV_Ow==&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类型:
学术文献
语种:
中文
原文发布日期:
2025-04-18
摘要:
[目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手段。[方法]本文基于中国2006—202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DEA-Malquist指数法测算了粮食安全保障效率,并对粮食生产的三大功能区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研究发现:(1)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科技水平、运输效率以及种植规模等方面的服务效率较低,处于DEA无效状态。(2)非DEA有效决策单元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均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合理改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投入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3)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效率的影响呈现一定的动态变化趋势,并且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通过影响技术进步来提升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效率。(4)不同粮食功能区粮食安全保障效率存在差异,粮食安全保障效率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粮食主产区及粮食主销区。(5)种植服务、收割服务、加工服务对粮食安全具有显著影响;收割服务通过影响农机跨区作业提高粮食安全,加工服务通过提升技术水平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来保障粮食安全。[结论]基于此,从构建差异化区域服务供给体系、推进数智技术融合应用、完善跨区协同机制、健全全链条服务制度等方面,给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提高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整体效率。 
相关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