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图片由成都润庆置业提供)
1月15日,润恒集团与华为公司、腾讯公司、ESR易商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成都崇州中胜大酒店举行。此次签约,标志着合作方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润恒冷链全国性战略布局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次签约标志着润恒集团将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的信息智能化、行业大数据计算与应用、供应链金融、产业投资等方面实现新的发展;润恒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对标国际标准,在区域协同发展和冷链物流产业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探索农副产品冷链流通行业的新格局。活动现场,签约各方表示了要建立长久合作关系的愿望。
1月15日,润恒集团与华为公司、腾讯公司、ESR易商集团在成都举行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现场。
强强联合布局 打造“线上+线下”农副产品交易平台
“此次签约,跨行业联合并布局农业领域,对于四川农业发展有诸多利好。”有关人士说。
据了解,润恒集团是以冷链为核心,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产品冷链O2O生态平台。项目遍布全国10多个省市,总资产逾300亿元,冷库保有量380万吨,居全国同行业前茅。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规划设计的研发能力、信息智能化的创新能力、运营发展的整合能力等三大核心竞争力,逐步实现全球化发展。
据悉,成都润恒城作为江苏润恒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产业协作平台,集农产品交易、城市配送、电商平台、统一电子结算、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为一体,将建成西部地区为数不多的“线上+线下”的第四方农副产品交易平台,建设西南地区较大的农产品冷链O2O生态系统。
该项目位于成都市崇州羊马新城,规划占地约3000亩,建筑面积约350万平方米,以绿建三星标准建设,预计总投资逾170亿元,拟建多温区冷库总容量150万吨,将在四川省冷库总量中占据重要的份额。
“人、产、城”发展 构建立体化冷链物流新中心
在实体产品上设有生鲜果蔬加工配送区,通过对冷库的集中管理与智能组合配送,把冷库空置率降到最低,降低农产品腐损率。从生产出发,将贸易、加工、物流进一步融合,致力于有需求、有供给,有生产、有销售,有加工、有配送,有品牌、有效益。
据了解,成都润恒城项目以“人、产、城”的发展理念,构建具有产业生态圈、生态链的产业新城。项目规划十大功能中心:电子商务平台、多温区仓储中心、展示交易中心、现代化物流中心、检测检疫中心、城市配送中心、统一结算中心、农产品信息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农产品交易所。形成以冷链物流为核心,集农产品展示展销为一体,特色商业街及商务(金融)办公区为配套,电子商务和期货平台为纽带的产业新城,着力构建集仓储、物流等为一体的立体化冷链物流新中心。
据介绍,随着合作的深入推进,在成都润恒城全面开业后,将形成以冷链物流为核心的新型产业生态圈,致力于特色农产品“买全川,卖全球”,预计实现年交易额超1000亿元,可直接、间接创造税收15亿元。
补市场缺口 加速特色农产品“买全川卖全球”
“目前,四川有500万吨冷链仓储需求缺口,而成都润恒城80万平方米,容量150万吨,可作为成都农产品战略储备基地之一,加速四川特色农产品买全川、卖全球。”成都润恒城相关负责人说,项目的建成对四川农产品“走出去”作用明显。
据介绍,该项目的建设是降低产品损耗,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需要。为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将易腐畜禽、水产、果蔬、速冻食品通过预冷、加工、贮存和冷藏运输,有效地保持食品的外观、色泽、营养成分及风味物质,达到食品保质保鲜,延长食品保存期的目的,可以调剂淡旺季市场的需求、减少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经济损耗,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同时,项目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冷链物流,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并且通过对温度、湿度及时间等的控制,减少食物流通过程中的损耗,从而保证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农产品物流业,是联系农业种植、食品加工和消费者的纽带。该项目将建设低温冷藏库、保鲜库、气调库等仓储配送设施,建设现代化信息交易平台和农产品检测设备,打造集农副产品包装、仓储、装卸搬运、配送销售一条龙式服务的商贸企业,产品范围涵盖果蔬、水产、肉类及奶制品。
互联网+大数据 提升市民菜篮子体验和农业标准化建设
据了解,该项目将建设大宗农产品交易所,旨在以农产品现货及中远期现货交易,助力成都建设成为西南地区农产品物流中心、农产品价格指数发布中心,让人才、产品、信息、资金围绕产业链聚集成都。
按“互联网+”的模式提升成都市民菜篮子体验和农业上游标准化建设。项目以大型冷链前置仓、分拣仓+社区云店模式,改革与提升现有城市市区农产品流通形式。
同时,为加强销售终端控制,需要农副产品分拣、储藏、包装、运输、配送货、销售等环节全部在冷链物流系统下完成,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可以减少从产到用的消耗,保证进入销售环节产品的新鲜程度。
另外,农副产品的保鲜加工和储运是农业生产的继续,冷链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产品标准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消费标准倒逼上游生产标准化。通过农业数据化、体系化、规模化,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效为原产地搭建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