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着寒风走进位于临沂沂水县富官庄镇金旭烟农专业合作社。往年此时正是烟农比较清闲、合作社冷冷清清的时节,而如今合作社里却是一派忙碌的景象:一排排高标准建造的现代化育苗大棚里,许多烟农正热火朝天地采摘着杭白菊,阵阵菊香令人心旷神怡。

这只是烟农增收的一个缩影。沂水县局(分公司)因地制宜开展烟农多元化增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多措并举,着力打造“专业阵营”。

烟叶大田管理期,沂水县富官庄镇的烟农陆续收到了烟站技术员开具的烟田病虫害防治“处方”。垛庄村烟农王吉选说:“今年7月我种的烟叶得了病,烟站技术员来看后确定为气候斑点病。”与往年不同的是,王吉选今年没有急着去市场上买农药,而是拿上技术员给开的“处方”,来到沂水县烟农多元化经营服务中心,选购治疗烟田病害的农药。

在多元化经营服务中心的营业大厅里,一排排展示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烟用肥料和农药。“光药剂就分几大类,有真菌类、杀虫类、广谱类等。”富官庄烟站站长王宝剑介绍说,“各类叶面肥、速溶肥中除了烟农普遍认可的口碑产品外,有不少是厂家新研发的好产品。”

多元化经营服务中心所进的农药是根据国家农药安全名录采购的,符合GAP烟叶农残控制指标,是有效而且安全的农药。相比起市场价,这里的农资价格更便宜、质量更有保障。“我们合作社的宗旨是最大限度地方便烟农、服务生产。”王宝剑说。

要提高烟叶质量,需要加强对烟田肥料、农药等的管控。沂水县局(分公司)依托合作社,开设了多元化经营服务中心,严格筛选了符合资质的厂商,实现与厂家直接对接,微利销售各类质优价廉的农用物资,同时烟农施用化肥和农药采取“处方”制,避免烟农滥施肥料、滥用农药。

“我们拿来的处方和购买的农药合作社里都有记录。通过对比,我今年比去年每亩少用了62元钱的农资,大田的长势和病害控制比去年的效果还要好得多。”王吉选说。

沂水县局(分公司)通过这一举措,打造“专业阵营”,打通服务烟农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把服务做到了烟农心坎上。

助农惠农,积极拓宽增收渠道。

由于植烟面积调减,沂水县局(分公司)闲置育苗大棚、烤房等基础设施呈逐年增多趋势。长期闲置,就是最大的浪费。沂水县局(分公司)积极践行“产业惠农”理念,着力在设施的综合利用上下功夫,有效促进了烟农增收。

马站镇鞠家庄子村烟农鞠永亮就是沂水县局(分公司)助农增收工作的受益者之一。

鞠永亮几年前就有利用大棚种植葡萄的打算,但苦于兴建大棚需要大笔资金,家里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当他听说烟草公司的闲置育苗大棚可以出租给农户使用后,马上办理了承包手续。

“这些大棚都是按照高标准建设的,浇地的水管、温湿度测量仪器、通风加温设施等,租来直接用就行,既方便又能节约不少资金。”鞠永亮说。

鞠永亮承包的大棚共产出优质葡萄3000余公斤,仅此一项,就为他增加纯收入一万余元。

紧挨着鞠永亮葡萄大棚的,是烟农鞠永民承包的荷花大棚。“在烟站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下,我租的这个育苗大棚用来种植观赏荷花,共产出荷花9000盆,纯收入两万余元。”鞠永民开心地说。

利用闲置育苗大棚发展多元化经营已成为当地烟农增收的新途径,一座座育苗大棚变成了“聚宝棚”。

沂水县采取租赁、承包、联合经营等多种方式,累计盘活闲置育苗大棚152个、闲置烤房10余支。沂水县局(分公司)通过引导烟农开展种植、养殖等增收项目,预计闲置设施综合利用能实现销售收入121.12万元,烟农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此,沂水县局(分公司)局长、经理王志刚说:“我们将进一步整合资源,采取多种方式继续放大烟叶生产的资源优势和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帮助群众实现多元化、多渠道增收!”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电话:010-621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