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热点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中文期刊:4830 外文期刊:586 科技成果:8 农业专利:498 SCI:455 北大核心:3962 EI:93 CSSCI:93 CSCD:3976
- 详细介绍
- 科研成果
- 统计分析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成立于1998年,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1961年成立)和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1965年成立)合并而成。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在中国科学院创新基地建设的战略思想指导下,面向干旱区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绿洲系统演化与绿洲生态农业”、“脆弱与受损生态系统恢复与荒漠化防治”、“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特殊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监测与决策”等方面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研究。
人才队伍
截至2014年底,新疆生地所共有在职职工445人。其中科技人员407人、科技支撑人员87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75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85人。
组织机构
新疆生地所建有荒漠与绿洲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与自治区政府共建的中科院新疆矿产资源研究中心;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美国内华达大学共建了国际干旱区生态研究中心,日本静岗大学共建了中日干旱区生态研究中心,与德国国防大学、澳大利亚科工组织、中亚五国以及毛利坦尼亚、卢旺达共建了干旱区水与生态研究中心等7个国际研究基地。2014年,新建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哈萨克斯坦分中心和吉尔吉斯斯坦分中心。
上级单位
中国科学院
研究领域
农业学科领域:农业资源环境、旱作农业、农业生态、荒漠化防治、绿洲农业、区域经济。
获得成就
2014年,新疆生地所共有在研项目409项(包括新增项目164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项、承担(或参加)课题14项(新增6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1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承担(或参加)课题9项(新增2项);主持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1项;主持和承担国家级其他类型项目5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42项(新增15项,)、青年基金项目46项(新增15项)、新疆联合基金本地优秀青年基金5项(新增2项)、新疆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3项(新增2项)、新疆联合基金培育项目2项(新增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课题1项;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5项;主持(或承担)院重点部署项目5项;承担院“西部之光”项目49项(新增12项);承担院其他各类项目30项(新增13项);承担自治区及其他省部级项目35项(新增10项);承担国际合作项目10项(新增2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9项(新增5项);研究所自主部署项目35项(新增19项)。 2014年,新疆生地所共有3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荒漠河岸植被生态水文机理与调控技术”,为向塔河下游生态输水和塔里木河胡杨林生态安全与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干旱区绿洲化过程及可持续性的调控途径与技术”进行了绿洲化过程的水盐运移过程、植物耗水过程与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水、土、气、生过程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研究。“新疆主体功能区的科学基础与技术应用”为新疆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全国实现无缝对接有重要的科学技术支撑。 全年发表论文623篇,其中SCI论文171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申请专利37项,授权专利24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突出贡献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联系方式
邮编:830011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电话:0991-7885307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科技成果
-
农业专利
共0条记录,权限内显示0条;
载入中,请稍后...
成果数量
相关机构
资源类型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