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热点

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
Institute of Forestry and Pomology,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中文期刊:1178 外文期刊:28 科技成果:30 农业专利:35 SCI:21 北大核心:679 EI:6 CSSCI:3 CSCD:474
- 详细介绍
- 科研成果
- 统计分析
该所成立于1958年,是北京地区专门从事林果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林果新品种选育、林果生理生态和果品采后领域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下设14个研究室,包括桃、杏李、樱桃、葡萄、草莓、核桃、板栗、梨、栽培、采后、林木资源育种、林业生态、花卉和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下设3个产业公司,包括北京京林创新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北方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金核桃园艺研究中心。
人才队伍
研究所现有从业人员300多人,其中编制内在职职工110人,包括研究员14名、副研究员37名;博士42名、硕士23名;国家农业科技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专家3人、试验站站长3人、北京市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2名、北京市科技新星19名、北京市跨世纪人才4名。现任所领导为所长王玉柱(研究员、博士),书记史福海,副所长张开春(研究员、博士),副所长魏钦平(研究员、博士)。
组织机构
研究所下设14个研究室,包括桃、杏李、樱桃、葡萄、草莓、核桃、板栗、梨、栽培、采后、林木资源育种、林业生态、花卉和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下设3个产业公司,包括北京京林创新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北方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金核桃园艺研究中心。
上级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研究领域
特色林果种质资源与创新`育种`果树生理与栽培`果品质量安全`果品储藏加工
获得成就
"研究所目前承担着科技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北京市科委、市农委、市发改委等各类课题100余项。根据北京市林果产业发展的需求,按照“和谐、务实、高效、创新”的科研方针,确立了以“特色林果种质资源与创新、育种、果树生理与栽培、果品质量安全、果品储藏加工”为主的五个科研方向,同时加强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十二五”期间,作为项目主持单位承担了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主要果树新品种选育”,联合了全国26个省市35个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开展了核果、仁果、浆果、干果等主要果树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与区域试验等方面科技攻关。 自建所以来,已获得部市级科研成果100余项。其中“桃、油桃新品种选育与推广”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生物技术辅助桃、樱桃育种的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干果树种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推广应用”、“蜡封接穗技术在林果良种推广中的应用”、“果树优质综合农艺节水技术示范与推广”、“核桃嫩枝嫁接技术在核桃良种推广中的应用”“、草莓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获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主要落叶果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创新”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蟠桃系列新品种示范推广”获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 研究所是“国家种质资源圃——北京桃、草莓圃”和“北京果树种质资源库”所在地,保存林果资源3400余份。先后培育审定了140余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林果新品种,其中“十二五”期间审(认)定新品种47个。包括7个桃品种(瑞光45号、京陇7号、瑞光35、瑞油蟠2号、瑞蟠24号、晚蜜、瑞光28号),3个杏新品种(京脆红、京香红、京佳2号),5个樱桃新品种(彩霞、彩虹、早丹、香泉1号、香泉2号),2个樱桃砧木(兰丁1号、兰丁2号),4个葡萄品种(瑞都红玫、爱神玫瑰、瑞都早红、瑞都红玉),11个草莓品种(冬香、红袖添香、京御香、京醇香、京泉香、京怡香、京留香、京藏香、京承香、京桃香、粉红公主),4个枣品种(京枣18、京枣28、京枣31、京枣60),3个板栗品种(燕山早生、燕昌早生、阳光),2个核桃新品种(‘美香’、‘丰香’),6个麻核桃新品种(‘京艺2号’、‘京艺6号’、‘京艺7号’、‘京艺8号’、‘华艺2号’、‘华艺7号’)。许多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为林果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果树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开展了桃、杏、樱桃、葡萄、草莓、核桃、板栗、苹果分子标记、指纹图谱及转基因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桃分子标记的研究,已获得桃果实有毛/无毛、白肉/黄肉、离核/粘核、圆形/扁形、甜/酸性状的分子标记,并实际应用于桃育种的预先选择中,对桃育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建立了杏优良品种DNA指纹图谱查询系统,并已获得了软件著作权登记。在DNA水平上鉴定了樱桃自交不亲合组群,指导了生产中授粉树的配置。对板栗遗传多样性研究显示秦岭地区是板栗遗传多样性中心,目前栽培栗的所有品种由秦岭南麓野生板栗居群中的特殊群体转化而来。建立了樱桃、草莓、葡萄遗传转化体系,构建了苹果无标记载体转化系统,转基因工作取得显著进展。率先开展核果类和浆果类脱毒技术研究,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在国内率先开展桃、杏、葡萄胚培养技术研究并应用到育种实践中。"
联系方式
邮编:10009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瑞王坟甲12号
电话:010-62591506
传真:"010-62598744 "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科技成果
-
农业专利
共0条记录,权限内显示0条;
载入中,请稍后...
成果数量
相关机构
资源类型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