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机构 > 机构详情

研究热点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英文名称: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cience,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简       介: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成立于1911年,是浙江省畜牧兽医科研中心,主要从事畜禽优良品种选育及规模化饲养技术、动物生物工程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畜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诊断和防治新技术等研究,着重解决浙江省畜牧业的关键技术问题。在农业部组织的全国1000多个农业科研单位参评的“十一五”科研开发综合实力评估中排名第13位,全国专业所位居第2。现有在职职工96人,其中正高11人,副高25人。其中省特级专家1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省海外高层次专家1人,国家现代农业(生猪、水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名,试验站站长1人,省“151”人才27人,院首席专家2人,博士后流动站导师8人,现有博士28人;退休职工84人。与7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在所研究生50余人。 所下设猪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室、禽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室、草食家畜研究室、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室、畜禽病毒病研究室、畜禽细菌病研究室、畜禽寄生虫病研究室和动物生物工程研究室共8个研究室,及浙江省农科院海宁科技牧场、浙江绿嘉园牧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实验种兔场、波尔山羊种羊场4个试验场。建有浙江省畜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畜禽遗传育种试验基地。为了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国际最新养猪技术-SEW系统为总体技术框架,投资2500万元在海宁对外农业开发区建立的2.5万头规模的杜洛克原种场,已成为健康养猪示范基地,为养猪新方向提供了示范;投资2000万元建成的年出栏种猪和无公害商品猪2万头浙江绿嘉园牧业有限公司猪场,集成了“绿色”猪肉生产技术,被浙江省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企业。 研究所针对浙江省畜牧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相贯通。近十年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成果38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省科学技术二等奖9项。选育成瘦肉型猪配套新品系杜洛克和浙江中白猪,高产蛋鸭配套系江南I号、江南II号、青壳I 号、青壳II 号和白壳I 号,粗毛型长毛兔新品系等优良畜禽。规模化猪、禽环保养殖业关键技术,畜禽优质、安全、高效产业化关键技术,用酶技术开发大麦型饲粮及其产业化,非常规饲料开发利用技术,畜禽氨基酸营养学和理想蛋白质模式,畜禽添加剂、预混料、青绿饲料开发利用,优质肉牛高效快速低成本肥育,家畜胚胎工程,鸡、鸭、兔、猪主要疫病高效防治新技术,牛羊寄生虫诊断技术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或先进水平。各项成果已在省内外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将围绕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这一主题,立足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致力于优质种畜禽选育、健康养殖技术、畜禽疫病高效防治技术、高新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等研究,努力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中文期刊:1063 外文期刊:65 科技成果:13 SCI:55 北大核心:510 EI:2 CSCD:270

  • 详细介绍
  • 科研成果
  • 统计分析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成立于1911年,是浙江省畜牧兽医科研中心,主要从事畜禽优良品种选育及规模化饲养技术、动物生物工程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畜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诊断和防治新技术等研究,着重解决浙江省畜牧业的关键技术问题。在农业部组织的全国1000多个农业科研单位参评的“十一五”科研开发综合实力评估中排名第13位,全国专业所位居第2。现有在职职工96人,其中正高11人,副高25人。其中省特级专家1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省海外高层次专家1人,国家现代农业(生猪、水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名,试验站站长1人,省“151”人才27人,院首席专家2人,博士后流动站导师8人,现有博士28人;退休职工84人。与7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在所研究生50余人。 所下设猪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室、禽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室、草食家畜研究室、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室、畜禽病毒病研究室、畜禽细菌病研究室、畜禽寄生虫病研究室和动物生物工程研究室共8个研究室,及浙江省农科院海宁科技牧场、浙江绿嘉园牧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实验种兔场、波尔山羊种羊场4个试验场。建有浙江省畜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畜禽遗传育种试验基地。为了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国际最新养猪技术-SEW系统为总体技术框架,投资2500万元在海宁对外农业开发区建立的2.5万头规模的杜洛克原种场,已成为健康养猪示范基地,为养猪新方向提供了示范;投资2000万元建成的年出栏种猪和无公害商品猪2万头浙江绿嘉园牧业有限公司猪场,集成了“绿色”猪肉生产技术,被浙江省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企业。 研究所针对浙江省畜牧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相贯通。近十年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成果38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省科学技术二等奖9项。选育成瘦肉型猪配套新品系杜洛克和浙江中白猪,高产蛋鸭配套系江南I号、江南II号、青壳I 号、青壳II 号和白壳I 号,粗毛型长毛兔新品系等优良畜禽。规模化猪、禽环保养殖业关键技术,畜禽优质、安全、高效产业化关键技术,用酶技术开发大麦型饲粮及其产业化,非常规饲料开发利用技术,畜禽氨基酸营养学和理想蛋白质模式,畜禽添加剂、预混料、青绿饲料开发利用,优质肉牛高效快速低成本肥育,家畜胚胎工程,鸡、鸭、兔、猪主要疫病高效防治新技术,牛羊寄生虫诊断技术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或先进水平。各项成果已在省内外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将围绕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这一主题,立足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致力于优质种畜禽选育、健康养殖技术、畜禽疫病高效防治技术、高新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等研究,努力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人才队伍

现有在职职工96人,其中正高11人,副高25人。其中省特级专家1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省海外高层次专家1人,国家现代农业(生猪、水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名,试验站站长1人,省“151”人才27人,院首席专家2人,博士后流动站导师8人,现有博士28人;退休职工84人。与7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在所研究生50余人。

组织机构

所下设猪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室、禽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室、草食家畜研究室、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室、畜禽病毒病研究室、畜禽细菌病研究室、畜禽寄生虫病研究室和动物生物工程研究室共8个研究室,及浙江省农科院海宁科技牧场、浙江绿嘉园牧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实验种兔场、波尔山羊种羊场4个试验场。

上级单位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畜禽优良品种选育及规模化饲养技术、动物生物工程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畜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诊断和防治新技术等研究,着重解决浙江省畜牧业的关键技术问题

获得成就

研究所针对浙江省畜牧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相贯通。近十年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成果38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省科学技术二等奖9项。选育成瘦肉型猪配套新品系杜洛克和浙江中白猪,高产蛋鸭配套系江南I号、江南II号、青壳I 号、青壳II 号和白壳I 号,粗毛型长毛兔新品系等优良畜禽。规模化猪、禽环保养殖业关键技术,畜禽优质、安全、高效产业化关键技术,用酶技术开发大麦型饲粮及其产业化,非常规饲料开发利用技术,畜禽氨基酸营养学和理想蛋白质模式,畜禽添加剂、预混料、青绿饲料开发利用,优质肉牛高效快速低成本肥育,家畜胚胎工程,鸡、鸭、兔、猪主要疫病高效防治新技术,牛羊寄生虫诊断技术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或先进水平。各项成果已在省内外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联系方式

邮编:310021 地址: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电话:0571-86404219

传真:(0571)86400836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科技成果

  • 农业专利

筛选
已选条件:

0条记录,权限内显示0条;

    载入中,请稍后...

成果数量

相关机构

资源类型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