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机构 > 机构详情

研究热点

新疆农业科学院

英文名称:

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al sciences

简       介:
新疆农业科学院创立于1955年,是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现有粮食作物研究所、经济作物研究所、园艺作物研究所等19个科研机构,有10个试验场站。全院现有在职职工99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98人,正高级职称93人、副高级职称207人,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28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0名,自治区优秀专家51人次,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44人次。 作为自治区农业科技的主力军,新疆农业科学院始终坚持“创新立院、人才强院、开放办院”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自治区农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科技需求,特别是自治区“四大基地”和八大产业的发展目标,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为主线,提出并优先发展了种质资源利用与农作物新品种培育、作物栽培技术研究、农林重要病虫害预防与控制、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设施农业、农业工程技术与装备、微生物应用与工程、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贮运、生物质能源、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等10大重点领域;重点培育和构建了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园艺作物、农业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应用农业微生物、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农业工程与机械装备、设施农业、农业经济与农业系统工程、农业信息技术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生物质能源等14个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重点学科。由我院主办的《新疆农业科学》成为“四核”期刊。建院以来,全院共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137项;审(认)定新品种293个;获得授权专利168个;推广自育与引进农作物新品种357个。科技成果应用率达到70%,辐射全疆各个县(市),为新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全院建有国家、部委、自治区各类科技平台55个。其中:建有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农业部棉花、甜菜、大麦改良分中心,农业部部级检验测试监测中心4个,国家野外观测站2个,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16个,农业部原原种基地5个,国家农作物品种资源中期保持库,国家灰漠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重点野外监测站,国家微生物菌种保存分中心,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新疆小麦试验站;建有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育种家基地6个,西甜瓜育种研发基地2个,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引智示范基地4个;建有海南三亚农业科技示范园,发酵中试车间。 全院有科研仪器设备2382台(套),实验室面积1.22万平方米,土地面积3.34万亩,总建筑面积1.99万平方米。

中文期刊:7349 外文期刊:143 科技成果:124 农业专利:1208 SCI:92 北大核心:3164 EI:80 CSSCI:17 CSCD:3074

  • 详细介绍
  • 科研成果
  • 统计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院创立于1955年,是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现有粮食作物研究所、经济作物研究所、园艺作物研究所等19个科研机构,有10个试验场站。全院现有在职职工99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98人,正高级职称93人、副高级职称207人,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28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0名,自治区优秀专家51人次,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44人次。 作为自治区农业科技的主力军,新疆农业科学院始终坚持“创新立院、人才强院、开放办院”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自治区农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科技需求,特别是自治区“四大基地”和八大产业的发展目标,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为主线,提出并优先发展了种质资源利用与农作物新品种培育、作物栽培技术研究、农林重要病虫害预防与控制、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设施农业、农业工程技术与装备、微生物应用与工程、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贮运、生物质能源、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等10大重点领域;重点培育和构建了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园艺作物、农业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应用农业微生物、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农业工程与机械装备、设施农业、农业经济与农业系统工程、农业信息技术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生物质能源等14个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重点学科。由我院主办的《新疆农业科学》成为“四核”期刊。建院以来,全院共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137项;审(认)定新品种293个;获得授权专利168个;推广自育与引进农作物新品种357个。科技成果应用率达到70%,辐射全疆各个县(市),为新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全院建有国家、部委、自治区各类科技平台55个。其中:建有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农业部棉花、甜菜、大麦改良分中心,农业部部级检验测试监测中心4个,国家野外观测站2个,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16个,农业部原原种基地5个,国家农作物品种资源中期保持库,国家灰漠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重点野外监测站,国家微生物菌种保存分中心,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新疆小麦试验站;建有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育种家基地6个,西甜瓜育种研发基地2个,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引智示范基地4个;建有海南三亚农业科技示范园,发酵中试车间。 全院有科研仪器设备2382台(套),实验室面积1.22万平方米,土地面积3.34万亩,总建筑面积1.99万平方米。

人才队伍

全院现有在职职工99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98人,正高级职称93人、副高级职称207人,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28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0名,自治区优秀专家51人次,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44人次。负责人:陈彤

组织机构

现有粮食作物研究所、经济作物研究所、园艺作物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吐鲁番农业科学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密瓜研究中心、生物质能源研究所、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农药试制中心、科技交流中心19个科研机构,有综合实验场、海南三亚农作物育种试验中心、玛纳斯农业试验站、奇台麦类试验站、轮台果树资源圃、拜城农业试验站、库车陆地棉试验站、温宿水稻试验站、墨玉农业试验站、莎车农业试验站10个试验场站。

上级单位

新疆农业科学院

研究领域

种质资源利用与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研究;作物栽培技术研究;农林重要病虫害预防与控制研究;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设施农业研究;农业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微生物应用与工程研究;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贮运研究;生物质能源研究;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

获得成就

建院以来,共取得科研成果1023项,成果获奖497项(次),其中获国家及省部二等奖以上成果奖95项(次),获国家专利20项;推广自育农作物新品种144多个,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100多个;为新疆农业生产提供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110多项。“九五”以来,全院主持国家“863”项目9项,是省级农业科研单位中承担国家“863”项目最多的单位之一。 我院认真贯彻“依靠、面向、攀高峰”的科技工作方针,科技服务范围扩大至全疆13个地(州)70多个县,科技服务面积占全区地方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0%,近年来与各地州共创社会经济效益每年均达到15亿元左右。先后从独联体、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聘请农业技术专家248批804人次,同时陆续派出青年科研骨干和知名专家222批471人次,引进高新生物技术、抗病育种技术、栽培技术等多项国外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引进种质资源近2万余份。通过消化、吸收,实现了关键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创新,取得农业高科技引智新成果150余项,引智成果转化率70%,并且与中国农科院及10多个省市农业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共主持农业部“948”项目8项,是新疆农业科研单位中唯一承担“948”项目的单位,同时承担国际间科技合作项目12项,其中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占60%左右。近几年,先后培养引进了一批博士、硕士回院工作。

联系方式

邮编:830091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南昌路403号

邮箱:xjnkykgc@163.com 电话:(0991)4542243,4517335,4504025,4507026

传真:(0991)4542243,4516057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科技成果

  • 农业专利

筛选
已选条件:

0条记录,权限内显示0条;

    载入中,请稍后...

成果数量

相关机构

资源类型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