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香蕉防寒及其产期调节技术研究与应用
- 获奖名称:
- 科技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广西自治区
- 获奖等级:
- 二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牟海飞; 吴代东; 许秋生; 韦绍龙; 邹瑜; 林贵美; 李朝生; 林其超; 何雄建; 李小泉; 王趣有; 张进忠; 韦华芳; 李贤高; 陈志玲; 陈霞; 何英; 潘永杰; 卢平
- 关键词:
-
防寒;
香蕉;
技术;
产期调节;
节;
研究与应用;
调节;
研究;
技术研究;
寒;
- 第一完成单位:
- 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
- 获奖时间:
- 2013
- 项目名称:
- 联系人:
- 牟海飞
- 联系电话:
- 0771-3244753;13607875052
- 电子邮件:
- haifei5052@126.com
- 邮编:
- 地址: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城北区大学东路174号
- 合作完成单位:
- 单位电话:
- 0771-3244753
- 传真:
- 0771-3243925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摘要:
- 项目来源:
南宁市科技计划重大专项“香蕉抗寒害冻害及产期调节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编号:201001012B)。
项目针对广西香蕉寒害频繁,严重寒害后产期集中,供销失衡,以及香蕉防寒和灾后恢复技术不完善等问题,进行香蕉防寒、灾后恢复生产和产期调节等系列技术研究。项目应用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方法和原理,开展寒害调查,对寒害致灾气象因子进行研究,修订“香蕉寒害等级标准”。根据植物低温逆境生理的研究方法和原理,以田间香蕉为对象开展寒害生理研究。根据香蕉形态结构和发育特性,开展香蕉吸芽苗、组培苗截茎覆盖防寒等研究。项目修订的香蕉寒害等级标准实用性强,准确地定位了广西2010/2011年,2011/2012年的寒害等级,为政府决策,蕉农生产,科技服务提供了可靠信息。开展一系列寒害生理指标测定,观测叶片组织细胞结构,分析香蕉抗寒性的相关因素和变化规律,为防寒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项目创新研制“吸芽大苗截茎覆盖防寒技术”等7项新技术,应用于香蕉防寒越冬、灾后恢复生产,调整产期。集成形成一套香蕉防寒综合技术,编写了“香蕉吸芽大苗截茎覆盖防寒技术规程”,发表论文3篇。2010年/2011年广西严重寒害年份,“吸芽大苗截茎覆盖”应用区,蕉苗安全越冬率达94.3%,平均亩产3114.1公斤;“灾后恢复”应用区平均亩产2700.0公斤;“夏秋植组培苗截茎覆盖”应用区,蕉苗安全越冬率达100%,平均亩产3609.9公斤。项目创新的防寒技术,扩大了对香蕉不同类型植株的保护范围,减轻了受灾程度,上市期提早1~2个月,实现产期的调节,为香蕉防寒和灾后恢复、产期调节提拱技术支撑。
项目累计建立示范基地11个,面积4910亩,推广应用面积21.1万亩,累计总产值14.8亿元,新增产值6.2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在香蕉大苗截茎覆盖防寒、灾后截茎恢复技术和发现并论证春季香蕉因寒害出现缺叶的成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创新。项目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广西处在香蕉种植次适宜区,防寒技术的实施和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做好种植风险区划是规避寒害的基本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