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田丰S-2的创制与应用
- 获奖名称:
- 科技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江西省
- 获奖等级:
- 二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张红林; 张瑞祥; 刘跃清; 钟晓英; 刘海平; 廖万琪; 谢远玉; 钟家富; 肖林长; 莫科生; 曾祥梅; 李士明; 廖家槐; 李坦忠; 张璞
- 关键词:
-
创制;
水;
核不育系;
稻;
两用核不育系;
核不育;
不育系;
水稻;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
不育;
- 第一完成单位:
- 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获奖时间:
- 2010
- 项目名称:
-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田丰S-2的创制与应用
- 联系人:
- 张红林
- 联系电话:
- 0797-8481067
- 电子邮件:
- 邮编:
- 地址:
-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章贡路38号
- 合作完成单位:
- 单位电话:
- 0797-8297292;8297786
- 传真:
- 0797-8297206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摘要:
- 一、简要技术说明:
我国的杂交水稻是一项在国际上有着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三系法杂交稻的培育成功和大面积应用于生产,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76~2008年止我国籼型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59.25亿亩,共计增产稻谷2.96亿吨为解决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三系法杂交稻种子生产程序繁杂,种子生产成本相对较高,80年代中期后,近20年来出现了杂交水稻单产徘徊不前的局面,增产潜力越来越少。如何进一步简化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程序,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的增产潜力,成为我国水稻生产面临的又一新课题。
全国先后有62个水稻光温敏不育系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这些两用核不育系经过几年筛选之后,所配组合通过省级审定并在生产上应用的至1998年止,仅有8个,田丰S(F131S)是其中之一;参加全国和省级区试的两系杂交稻组合共60多个,截止1998年,已有15个组合通过省级审定,其中两系杂交早稻组合4个,我所创制成的田两优402是其中之一。表明我所在两系法杂交稻育种上,进入了全国的先进行列。
1996~2008年,我所在两系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中,创制出两用核不育系1个:田丰S-2;采用田丰S-2不育系创制出两系杂交稻组合4个,其中早稻组合3个:田两优66、田两优4号、田两优227,晚稻组合1个:田两优9号。这4个田丰S-2系列组合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从2004~2008年在江西省赣州市、抚州市、吉安市、宜春市、上饶市和广西区桂林市等地大面积种植,累计种植面积达1312.5万亩,共计增产稻谷64898.8万公斤,平均每亩增产稻谷49.45公斤,按1.5元/Kg计算,每亩增收74.175元,合计增收97348.20万元人民币。表明我所进入了两系杂交水稻研究全国的先进行列,为加速两系法杂交水稻开发利用和粮食生产上新的台阶,将产生积极的重大作用。
二、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经济指标
创制出比1996年同熟期对照品种增产8%的杂交早稻、中稻、晚稻新组合各1~2个;产量与同熟期主栽品种相当的优质稻组合2~3个。
(2)技术指标
创制的新组合抗主要病虫害,稻米品质达部颁二级标准以上。创制的新不育系,要求是控制同一性状的非等位基因的不育系材料,以丰富遗传背景。
(3)社会效益
新品种(组合)2000年当年栽培面积1000万亩左右;累计栽培面积3000万亩以上,每亩增50Kg,增产粮食12亿Kg(以亩增40Kg计算)。
以上的要求都是以整个项目、14个单位应共同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