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野菜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区域:
辽宁省
获奖等级:
三等奖
主要完成人:
宁伟; 王立新; 范文丽; 孙伯铮; 吕春修; 王宏宇; 葛晓光; 刘凤君; 贺东; 周宝利; 赵英明; 郝楠; 孙国娟; 宋福东; 王成; 董福玲; 冉学忠; 张冉成
关键词:
开发技术品种关键技术品种选育产业产业化开发技术研究关键野菜产业化研究选育
第一完成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
获奖时间:
2006
项目名称:
联系人:
宁伟
联系电话:
024-88487143
电子邮件:
synw_01@163.com
邮编:
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东陵路120号
合作完成单位:
抚顺市园艺科学研究所;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
单位电话:
024-88488861;88421121
传真:
024-88487054;88417415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辽宁省教育厅
摘要:
  本研究来源于国家的“863”计划及辽宁省综合开发及推广项目,建立了野菜资源圃,对40多种野菜进行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研究,首次提出野菜栽培适应性的三种类型,以及纠正目前野菜“名称”的混乱,首次提出科学、实用的“野菜名称四段表示法”;在野菜驯化的同时,将优质、高产、抗性与适应性较强的类型从多种生态型中选择出来,经过不断选育,在国内首先育成一批优良、稳定的野菜新品种(沈农草本龙芽1号、沈农绵刺龙牙、沈农苣荬菜1号、沈农蒲公英1号、沈农马蹄叶1号、沈农长白山芦笋1号);在此基础上,研究与制定了相应的多种栽培方式的无公害栽培技术措施,将良种良法推广应用于生产;创造并采用多种措施加速野菜的驯化过程,消除、防止与避免了栽培中出现的种种不适应的生长障碍与生理病害;根据野菜开发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组织技术攻关,解决了五加科楤木属种子由于深休眠而发芽缓慢、发芽率低、出苗率不高的问题;采用温室工厂化-露地苗圃结合育苗的方法解决了当年露地直播育苗不能出圃定植或幼苗小,成活率低的问题;提高苣荬菜采种量,解决繁种量极低的一大难题以及如何降低野菜体内硝酸盐含量的施肥技术等诸多问题,为野菜产业化开发提供了技术保证。   研究抓住“一个中心”、坚持“两个面向”、重视“三个结合”,即抓住野菜种苗这个关系野菜产业发展的瓶颈的中心问题,坚持面向野菜产区,面向野菜种苗繁育基点,课题组研究与校外科研单位联合研究相结合、校内研究与生产基点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开发应用相结合,实现野菜的产业化生产。野菜产业的发展,不仅保证了市场的供给,解决了山区农民的三农问题,而且给出口创造了更大的机会,在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野菜产业不断发展也保护了资源,资源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最大的生态效益之一。   本项研究筛选出的6个珍稀野菜优良品种,将在提纯复壮后繁种、包装、上市,在辽宁省辽宁东部山区推广应用,并辐射到其它省市,将优良品种的遗传潜力变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品种水平和育种技术水平居国内及国际领先地位,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本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建议今后加强营养品质和食用方法的研究。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