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天然针叶林下黑木耳地摆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 获奖名称:
- 科技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内蒙古自治区
- 获奖等级:
- 三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孙亚红; 卞宏淳; 韩立明; 黄凤霞; 郭志刚; 图拉; 张爱军; 祁国彬; 任玉山
- 关键词:
-
摆栽;
技术;
栽培;
叶;
技术研究;
栽培技术;
针叶林;
林下;
木耳;
黑木耳;
研究;
天然;
针叶;
研究与推广;
推广;
- 第一完成单位:
- 根河市利民食用菌产销专业合作社
- 获奖时间:
- 2009
- 项目名称:
- 联系人:
- 孙亚红
- 联系电话:
- 13754109017
- 电子邮件:
- ghssyh2008@126.com
- 邮编:
- 地址:
-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根河市好里堡办事处
- 合作完成单位:
- 呼伦贝尔市农业种子管理站; 根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单位电话:
- 0470-5312373
- 传真: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呼伦贝尔市科技局
- 摘要:
- 黑木耳产业是本市的特色主导产业,以往采用木椴式栽培,随着国家天保工程的实施,荫棚搭架栽培和田间露地栽培黑木耳成为主要方式。 本项目模拟野生黑木耳的生态条件,选择六阳四阴的林片,菌棒完全裸露摆放,具有通风好、杀菌、提高抗菌能力、减少污染、速生丰产、质优节本的优点。
项目完成情况
1、技术研究:
(1)野生大型真菌与环境条件关系的研究,总结分析出野生大型真菌生长所需温度、湿度和光照规律;
(2)野生大型真菌与植物生长关系的研究,总结分析出野生大型真菌生长与植物生长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
(3)野生黑木耳生长所需环境条件;
(4)天然林下黑木耳地摆栽培关键技术。
2、品种选择 经品种、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选出适合林下地摆栽培的黑木耳品种及配套技术。
3、推广及效益:四年累计完成推广基地建设2680亩,推广2450万袋。2006~2008年总产黑木耳(干重)85.4万公斤,增产12.2万公斤,总产值5636.4万元,新增利润1659.2元,节支金额188.12万元。
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1、获取标本2010份,鉴定出境内野生大型2纲9目39科105属260种大型经济真菌,掌握了每一种野生大型真菌与其生长的环境条件。
2、试验筛选出“根研2号”和“黑29”“AU958”作为天然林下黑木耳地摆栽培技术推广的主要品种。
3、完成《有机黑木耳林下地摆栽培技术手册》、《有机黑木耳质量管理标准》和《有机黑木耳技术规程》
4、黑木耳单产提高16.7%,每袋新增利润0.68元。
5、黑木耳栽培袋污染率控制在2%。
6、技术入户率达到92%。
本项目的研究改变了林区过去靠对林业资源的掠夺获取效益,转变为“经营林业”的模式,在实施天保工程的同时,利用林业资源产生效益,保护黑木耳传统生产方式,结束了原料浪费局面,提高了黑木耳品质,是一项无污染绿色高效益产业。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方向,适合本地自然条件,利于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将本地资源优势较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当地和周边地区百姓致富。结合国家的“林权改制”,解决部分林业职工再就业问题 ,三年内累计安置林业转制职工及社会闲散劳动力2000余人。经内蒙古科技信息研究所科技查新中心查新,该项目在国内具有新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