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亚热带特色花卉引种、繁育、栽培技术与花控技术应用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区域:
广西自治区
获奖等级:
三等奖
主要完成人:
卢家仕; 卜朝阳; 李春牛; 周锦业; 黄昌艳; 闫海霞; 王晓国; 邓杰玲; 周主贵; 宋倩; 李秀玲; 何荆洲; 覃耿敏; 罗海斌
关键词:
花卉广西品种
第一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7
项目名称:
联系人:
周锦业
联系电话:
0771-3246421
电子邮件:
ahzhoujy@163.com
邮编:
地址: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大学东路174号
合作完成单位:
单位电话:
0771-3246421;3245346
传真:
0771-3246421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摘要:
  1、课题来源与背景   1.1 课题来源:2012年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计划项目、2013年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科技攻关项目、2013年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2014年广西农业科学院重点研发项目支持。   1.2 实施背景:我国拥有丰富的花卉种质资源,不仅是世界花卉种质资源宝库,也是世界上最早栽植培育花卉的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花卉栽培历史。花卉产业己经发展成为较高附加值的优势产业,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发展花卉产业在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就业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广西素有"植物王国"之称,有植物8000余种,占全国种数26.6%,居全国第三位。发展花卉产业对于促进广西城乡协调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3 背景技术:由于广西花卉产业起步较晚,广西特色花卉品种仍极为缺乏,特别是盆花和切花的种类少、规模小、品质差,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广西地区仅南宁市每年用于节日花坛的花卉就有500万株,但据统计南宁市节日花坛应用植物种类才20个科38个种。因此针对广西地区花卉产业存在的问题,在广泛引进收集优良花卉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圃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评价筛选出了适合在广西地区推广种植的特色花卉品种,同时系统地开展种苗繁育、栽培及花期调控等技术攻关。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2.1 技术原理   1)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   建立植物学性状、品质性状、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及抗逆性方面相结合的植物鉴定评价技术,植物学鉴定评价主要对资源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植物学特征以及物候期、根茎着生方式、生活习性等生物学特征进行鉴定评价,筛选出适合广西推广的花卉品种。   2)组培快繁技术   对蝶豆、大岩桐、红掌、观赏凤梨、金钱树、百合、蒜香藤等采用组培途径进行试管无菌快繁,进行茎尖诱导、叶片诱导等获得愈伤组织、有效率高,无菌营养芽,根据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不断增殖培养,诱导形成大量不定芽,通过生根培养后获得完整植株。对蟹爪兰主要采用设施扦插快繁技术,经过扦插基质筛选,生根剂试验,人工结合定时喷雾保湿技术获得了种苗快速繁殖。   3)引种栽培技术与花控技术   对其生长的土壤、物候、以及不同生长发育期内的各种生态因子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规模化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包括栽培基质对比、温光水湿度控制、不同肥料筛选、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试验摸索总结其在广西规模化生产关键栽培技术。通过化学调控、温度调控或光照调控,人工控制花期,提高开花整齐度、质量,对筛选出的红掌、观赏凤梨、蟹爪兰、蝴蝶兰等花卉的优异品种摸索总结出其在广西的花控技术。   2.2 性能指标   建立特色花卉种质资源圃,收集和引进红掌、观赏凤梨、蟹爪兰、蝴蝶兰、百合、一品红、大岩桐、蝶豆、蒜香藤、紫藤、炮仗花和金钱树等12种特色花卉品种资源共计348个,筛选出适合广西推广应用花卉品种18个;首次开展蝶豆、蒜香藤组培技术研究,并实现重瓣大岩桐、观赏凤梨组织培养标准化;形成红掌、观赏凤梨、蟹爪兰、蝶豆等花卉在广西规模化栽培的关键栽培技术;针对不同时期花卉市场需求,对筛选出的红掌、观赏凤梨、蟹爪兰、一品红等优异品种开展了花控技术研究,尤其是针对广西气候特征,系统开展了蝴蝶兰催花技术研究,首次在广西开展蝴蝶兰平地催花技术研究,形成了蝴蝶兰平地催花技术规程。累计申请专利7项,已获授权3项,起草编制广西地方标准7项,已获颁布实施1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篇。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该成果针对广西地区花卉产业存在的品种缺乏、种苗繁育速度慢、成本高、质量参差不齐、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在广泛引进收集优良花卉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圃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评价筛选出了适合在广西地区推广种植的特色花卉品种,同时系统地开展种苗繁育、栽培及花期调控等技术攻关。整体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其中蝶豆和蒜香藤繁育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共引进亚热带特色花卉12种348个品种、筛选出适宜在广西地区栽培的品种18个。   2)首次建立蝶豆、蒜香藤组培技术体系;对筛选出的花卉品种进行种苗繁育技术优化,并进行了规模化生产。   3)熟化了红掌、观赏凤梨、一品红、蟹爪兰、大岩桐等特色花卉栽培关键技术,实现在广西地区的栽培标准化。   4)首次在广西开展了蝴蝶兰平地催花技术研究,编制了蝴蝶兰平地催花技术规程,对蝴蝶兰周年催花提供了技术支持。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总结出一套集成的亚热带特色花卉栽培和花控技术,适用于广西、广东、福建等亚热带地区花卉产业。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成果在广西南宁、柳州、福建厦门等地得到一定的推广应用,2014-2016年间应用本成果生产销售蝴蝶兰211.87万株、观赏凤梨104.64万株、红掌22.65万株、蟹爪兰82.01万株、大岩桐68.2万株、蒜香藤33.3万株、蝶豆19.2万株,三年新增销售总额12643.08万元,新增总利润6736.39万元,节支减耗704.111万元。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