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爬行动物寄生虫等常见疾病的研究
- 获奖名称:
- 科技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成都市
- 获奖等级:
- 二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牛李丽; 杨光友; 王强; 邓家波; 余建秋; 费立松; 陈维刚; 余星明; 赵波; 李峰
- 关键词:
-
疾病;
爬行动物;
寄生;
爬行;
动物;
研究;
寄生虫;
- 第一完成单位:
- 成都市动物园
- 获奖时间:
- 2008
- 项目名称:
- 爬行动物寄生虫等常见疾病的研究
- 联系人:
- 牛李丽
- 联系电话:
- 028-83519976
- 电子邮件:
- niulili621@yahoo.com.cn
- 邮编: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外北照觉南路234号
- 合作完成单位:
- 四川农业大学
- 单位电话:
- 028-83516953;83517214
- 传真:
- 028-83517872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成都市科技局
- 摘要:
- 爬行类是最古老的动物之一,全世界现存爬行动物6000余种,我国有410种(包括亚种),主要包括蛇、蜥蜴、龟和鳄鱼,其中很多种类属濒危物种,这类动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在动物园所有展览的动物中,爬行动物以其特殊的外型和色泽使人们充满好奇,爬行动物馆是参观人数最多的地方之一,是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的一个重要场地。
爬行动物是野生动物中较特殊的一个类群,它们自身无法调节体温,只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动,人造的圈养环境与该动物长期适应的自然环境仍有一定的差异,加之圈养爬行动物常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动物资源的浪费,也影响展览效果。我园饲养爬行动物多年,死亡率高一直困扰着我们,国内其它动物园也都普遍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
自九十年代末以来,国外对爬行动物的研究逐渐成为在动物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在疾病研究方面已涉及到寄生虫病、传染病、外产科疾病与营养代谢等诸多学科,而有关我国动物园圈养爬行动物寄生虫等常见疾病仅有零星的报道,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在成都市建设委员会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的资助下,我们开展了成都动物园爬行动物寄生虫等常见疾病的研究工作。
主要技术原理是寄生虫(包括各种线虫及阿米巴原虫)和细菌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该项研究选题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研究难度大,技术路线合理,数据翔实,结果可信,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其成果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部分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性成果,技术非常成熟。提高了圈养爬行动物疾病的诊断与控制水平,显著降低了爬行动物的死亡率,对保障圈养爬行动物的健康生长和繁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北京动物园、上海动物园、广州动物园、杭州动物园、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重庆动物园和成都动物园等单位得到推广应用,安全实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应用单位的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和《走近科学栏目》)等新闻媒体对本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作了大量的报道。
本成果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十分显著。建议有关部门今后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深入进行爬行动物病毒性疾病、血液和组织原虫病的研究。
已获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