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高产优质耐湿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丰抗38的选育与应用
- 获奖名称:
- 科技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河南省
- 获奖等级:
- 三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陈金平; 郭祯; 刘祥臣; 徐宏; 张义荣; 蓝黎明; 陈世雄; 彭保宏; 陶船舟; 朱树贵; 董世界; 朱统泉; 李明慧; 刘光炜; 彭德志
- 关键词:
-
品种;
小麦新品种;
优质;
选育与应用;
小麦;
高产优质;
多抗;
耐湿;
广适;
选育;
新品种;
高产;
- 第一完成单位:
- 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获奖时间:
- 2009
- 项目名称:
- 联系人:
- 陈金平
- 联系电话:
- 13937678397
- 电子邮件:
- chenjinpingcls@126.com
- 邮编:
- 地址:
- 河南省信阳市河南路20号
- 合作完成单位:
- 潢川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息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信阳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固始县分水亭乡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种子管理局; 安徽省六安市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种子管理站
- 单位电话:
- 0376-6691703
- 传真:
- 0376-6691703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信阳市科学技术局
- 摘要:
- 该成果属现代农业科技领域。豫南地处南北过渡带,南北方农业特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以稻麦两熟为主的独特的过渡性生态类型区。南方小麦品种在该区多不抗锈病,产量低;北方品种不耐湿、感赤霉等,南北方品种在该区利用都有很大的局限性。长期种植水稻,土质粘重,通透性差,湿害重,坷垃大,前期难以耕作,后期常因高温高湿逼熟,南北方病虫草害频繁交错发生且为害较重,小麦产量低而不稳。为选育适宜本区的小麦品种,信阳农科所创造性地运用环境与基因表达关系,科学运用亲缘关系较远、性状互补等原则,采用杂交育种技术,利用基因互补及微效基因的累加效应,将分散于不同品种的理想性状进行组合,按照系谱选择法和前期看长相、后期看熟相、最终看产量和品质的新品种选育思路,用偃展1号作母本、豫麦18作父本杂交培育出小麦新品种丰抗38。该品种生长繁茂、抗病、耐旱耐湿、耐肥抗倒、早熟、成穗多、丰产稳产、籽粒商品性好、广适、易栽培、群体自身调节能力强、熟相好。对栽培技术要求不严,易种易管,对肥水土壤等条件要求不苛刻,高中低肥力田块、早中晚茬地块和平原、丘陵、山区田块均可种植,并适于间作套种,综合了南北方品种的优点,克服了其缺点,是旱作区和稻茬麦区难得的综合性状优异的兼用型新品种,处国内领先水平,2006年通过省评审委审定,翌年1月申请国家新品种保护,公告号为CNA003911E。目前在豫南、湖北和安徽省累计已推广160多万公顷,一般亩产400kg以上,高产田块500~600kg,比豫麦18增产5~30%,比皖麦鄂麦优势更强,累计增产小麦8.1亿公斤,按当时当地价每公斤小麦1.30~1.40元计算,缩值后累计增值9.2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成果查新证明“未见国内与丰抗38具有相同特点的其他小麦品种报道”。河南科技报2007、2008连续两年头版头条以“丰抗38:开创豫南小麦生产新篇章”等为题进行了大幅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