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棕榈科植物引种栽培技术研究及园林应用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区域:
四川省
获奖等级:
三等奖
主要完成人:
张锡九; 代仕高; 杨金亮; 王莉; 苟雄才; 柏维礼; 胡蓉; 陈安全; 冯绍玉; 冯绍惠
关键词:
引种植物引种技术栽培引种栽培技术园林应用棕榈科植物技术研究棕榈栽培技术棕榈科园林植物引种栽培研究
第一完成单位: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获奖时间:
2005
项目名称:
棕榈科植物引种栽培技术研究及园林应用
联系人:
张锡九
联系电话:
028-83221662;13808195568
电子邮件:
caq18@163.com
邮编: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星辉西路18号
合作完成单位:
单位电话:
028-83221662;83226547
传真:
028-83223603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四川省林业厅
摘要:
“棕榈科植物引种栽培技术研究及园林应用”课题为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自选课题,1988年开始引种预研,1993年正式立题研究。我省原产棕榈科植物仅1属1种,十分贫乏。本研究引种栽培棕榈科植物目的是丰富我省园林绿化树种资源,利用棕榈科植物多姿多彩的形态特征,提高我省园林绿化艺术水平和观赏价值,促进园林事业的发展。在引种栽培技术方面,应用气候相似论原理,选择原产地纬度偏北或海拔偏高,有一定冬季低温和短期霜冻地区的树种作为引种树种。根据棕榈科植物种子的特点,进行催芽处理比较试验,选择成本低,效果好的处理方法在常规育苗栽培基础上,应用物种进化机制,采用耐寒锻炼和防寒保护相结合的栽培措施,选择出适生的棕榈科植物种类。通过引种栽培试验,在成都和泸县两个基地选择出生长正常,不因“南棕北引”而受冻害的棕榈科植物29属34种。使四川的棕榈科植物由原产1属1种和前人引进的3属4种增加到30属37种,成为相同纬度棕榈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极大地丰富了四川棕榈科植物资源和绿化树种资源,为我国“南棕北引”提供了引种驯化方法和引种种类依据。 本项研究在成都和泸县建立棕榈科植物引种基地540亩,培育棕榈科植物苗木152.56万株,产值7300万元。帮助48家苗木生产单位引种培育棕榈科植物苗木80余万株。应用棕榈科植物承建绿化工程55个,工程金额11312.37万元,其中棕榈科植物配置的工程金额为2979.89万元。在承建的55个工程中,被评为优良工程的有18个,37个为合格工程。引种的棕榈科植物有蒲葵属、棕竹属、海枣属、箬棕属、华盛顿棕榈属等5个属的20个种都可以在四川盆地的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但在川北、川西的山区要注意冬季防寒,避免冻害。其余在成都冬季有轻度和中度冻害,而在泸县无冻害的种类,可在川南和川东地区推广应用,但也应防寒潮侵袭。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