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东方百合种球鳞片快速繁育及采后处理技术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区域:
大连市
获奖等级:
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宁景华; 阿里·福润德; 宋颜; 张世杰; 苏元元; 李大民; 陶承光; 亚克·福润德; 简·杨特松
关键词:
百合东方百合技术后处理技术后处理采后采后处理种球处理技术快速繁育快速百合种球鳞片繁育
第一完成单位:
大连佛伦德球花卉有限公司
获奖时间:
2006
项目名称:
东方百合种球鳞片快速繁育及采后处理技术
联系人:
宁景华
联系电话:
13332297567
电子邮件:
jinghuaning@sina.com.cn
邮编:
地址: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合作完成单位:
荷兰友好兄弟球根公司(vriend brother bulbs B .V .)
单位电话:
0411-86693540
传真:
0411-86696466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大连佛伦德球根花卉有限公司
摘要:
技术说明: 东方百合是著名高档切花之一,以其花色、花香、花型而著名于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档花卉的需求量逐年递增,在我国百合切花的销量位居榜首。近几年每年进口种球大约1。5亿粒以上,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进口种球存在成本高,运输费用大,中间商加价,携带病毒等问题。品种选育和商品球供应已成为公认的制约我国百合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很多单位对此进行了立项研究。 1 鳞片籽球的繁殖技术研究 本项目用国产基质代替了荷兰进口基质,改进了催芽室的温度参数,实现了每个鳞片平均生产3个籽球,1立方米催芽室繁殖6万籽球,实现了可控环境条件下的工厂化批量生产。籽球数量达到了荷兰的技术标准,质量优于荷兰标准籽球。 2 鳞片籽球到公斤球的栽培技术研究 本项目改进了施肥方式和灌溉方式,使之更适合大连的生态条件。在大连的气候条件下,露地栽培1个生长季后,鳞片籽球的成球率达到了80%,公斤球中大于5CM的籽球数量大于80%,达到了荷兰标准。提出了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提出了更适合百合种球的收获时间。 3 公斤球到开花种球的栽培技术研究 本项目实现在大连的气候条件下露地栽培1个生长季后,成球率大于90%,周径14CM以上的开花球比例大于80%,达到了荷兰标准。 4 打破种球休眠技术及种球冷冻贮存技术研究 改进了休眠解除的判定标准,新标准比荷兰标准休眠解除时间提早20天左右,冷冻存贮时间延长2个月。 推广应用前景: 东方百合种球鳞片快速繁育及采后处理技术项目于1998年进行预备性试验,2001-2005年正式开展试验及工厂化研究。几年来,实行科技开发与生产试验一条龙的模式,保证了试验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几年的试验研究,筛选出东方百合种球鳞片快速繁育及采后处理一整套综合技术,在关键技术环节:环境条件(冷库温度、湿度和新鲜空气)、诱发条件(药剂使用、处理)、采后处理等方面重要突破。本项目采取边试验边生产的方法,在几年的试制及生产实践中累计销售东方百合种球830万粒,创纯经济效益922.67万元(其中市场售价为2.5元/粒),出口创汇80万美元,不仅圆满完成了试验研究任务,而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大大连”规划纲要中,将花卉等列为大连市农业重点发展产业,并提出了发展现代化园区,提高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全面实施生态农业建设,提高特色农业产品质量。由此可见该项目的实施在“大大连”规划纲要的实施过程中举足轻重,有助于提高百合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有助于促进我市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有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 我公司计划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和项目区具有的丰富资源条件,进一步扩大工厂化生产规模,把大连建成全国最大的种球繁育基地,计划走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把公斤球交于农民种植,回收开花种球,冷藏处理后上市销售,逐步实现年生产能力5000万粒百合种球,销售收入1.25亿元人民币,生产出口鲜切花500万枝,出口创汇额750万美元。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